content content
曾几何时,习惯了高楼林立,习惯了人前笑脸、背后哀叹,习惯了即使醉酒也得绅士的生活……
生活不富裕但也足够富足,有车有房,父母妻儿都在身边,总感觉自己是在享受生活。
但隐隐在,在自己的心中,总有一处空空的净地,说不出来,挥之不去……
是啥???
远远的,电视里传来了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声音: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哈,几多时未回到自己的老家看看了……
父母很是高兴,父亲听说后就开始张罗。母亲身体不好,我和她说:“要不您在家休息吧,老家生活环境还是……”
“不行!”
我被母亲的态度呆住了,原来她也是有我的感受,也许,她的感受更强烈一些;也许,母子连心吧,我在猜想着。
一部车,塞得满满的,回老家。
大儿子很是兴奋,一路上问这问那。四岁多的他,脑海里对于老家还不是很深刻。
小儿子则没有声音,一直在盯着他的哥哥看,才七个月大的孩子,应该还不知道我们这是去哪里,这是去干什么……
沐浴在秋天和煦的阳光里,我开车很是惬意。打开天窗,成熟的梨香淡淡的,或隐或现……
父母抱着孩子,左瞧右看,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总是讨论一番,大儿子因为插不上嘴而急得脸红,小儿子则眼瞅着大儿子在咿呀学语。妻子则在副驾驶座位上看手机,打开着导航给我指引着最近的道路,顺便提醒躲避着那些麻烦的摄像头……
路过我工作过的乡镇,停了一下。道路宽了好多,门头多了很多,原先花花绿绿的门头牌子都刷成了一个颜色,整齐划一。眼前走过几个人,有一个应该是原先一起在镇上工作的,但是这些年过去了,实在是记不起他的名字,所以,也任由他从我的身边走过。仅是对视了一眼。
到家了……
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堂叔们、堂婶们,还有他们后边的孩子们,都一下子簇拥过来,让我这个在小单位工作的人,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放不开,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陪着笑脸低声喊着他们的称呼。小儿子没被生人抱过,哇的一声哭出了声,哄孩子的、搬东西的、唠家常的,忙着一片。
老院的草挺高了,幸好还有叔叔婶婶们帮忙打理,整体还算整洁。晒被子、打扫卫生,住是没问题的。吃饭却成了最大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去谁家吃,不去谁家吃。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成了最复杂的问题。
“城里(指县城)还有点事,我们等会都去县城吃……”我们都在解释,直至他们都明白了。
主要是怕给别人添麻烦,而且,还要衡量一下亲情之间的秤杆子。
天气很好,发了全家活动照到微信朋友圈。同学来了,以前的同事来了,远房的亲戚来了。大家都在说,都在夸,都在谈,很是愉悦。一拨又一拨,谈论着孩子,谈论着村里谁盖了楼,谈论着县里谁贪,谈论着天宫二号和朴槿惠。我发言相对较少,我得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遍遍的复述,直到满意为主。
“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看看能上个好点的学校不?”
“我的车还没挂牌,看看能弄个好点的牌不?”
……
我需要一遍遍的解释,直到满意为主。
我不怕烦,因为我知道这世界原本就有很多不公平,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也能感觉到,这些不公平越来越少了。他们只是用试探的口气,渴望得到肯定的回答,社会的转型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办的到,我很清楚,他们或许也清楚。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确切的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孙子,我的父亲很早就跳出了田地,但是我是在村里长大的,村子离县城也不是很远。
父母在家陪客人,我带着妻儿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原先的田地已被建筑工地所取代。有建好的,还有在建的,我只能指指远方,那个地方原先是个池塘,那个地方原先是个场院……
不经意间,我的话就像开了闸口,向妻子说了好多,她一直都在静静的听,直到孩子们表达了他们反对的声音。我蓦地记起,他们已经不属于这片土地了。
“我还属于这片土地吗?”我在想。
“属于!”我坚信。
记得老乡聚会,好长时间没听到家乡话的我用“乡音难觅”得到了阵阵掌声,原来大家的心中都有。
故乡,是我们漂泊之人的根。
人,不能孤独的生存,需要故乡的土和故乡的人……
“我需要带着家人常回老家看看了。”我默默的和自己说了一句。
版权声明
本文系滨州作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品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