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文学创作的足金素材 明宣宗孝恭皇后孙氏 2019-06-22 22:56:21

姓名:孙氏

籍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明朝山东济南府邹平县青杨店,其族人后来多迁居邹平韩坊一带,此据明英宗时敕修乐山堂孙氏族谱明确记载)

地位:明朝宣德皇帝的贵妃(有册有宝,开封建王朝贵妃与皇后一样既授册又授宝印之先例)、宣德三年被立为皇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皇太后

名分:在世时被上尊号“圣烈慈寿皇太后”,开封建王朝宫闱徽号之先例。去世后被与明宣宗朱瞻基合葬于北京十三陵的景陵,上十五字尊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祔太庙。

经历:永乐年间,十岁左右,因得皇太子朱高炽之岳母的赏识被带进宫中,与皇太孙朱瞻基青梅竹马,以美貌和聪慧赢得朱瞻基倾心垂爱,书写了宫中历史上为数极少的爱情佳话。但在永乐十五年因永乐皇帝为朱瞻基占卜选妃,屈居次妃(皇太孙嫔)。宣德帝即位后,先沿袭旧日名分递升为贵妃,获宣德帝开历史先例像对皇后一样为其授册也授宝的特殊礼遇,后来在为宣德帝生育第一个皇子之后,宣德帝终于不惜废黜本无过错的皇后而立其为后宫之尊。宣德帝三十八岁驾崩之后,成为太后,与冲龄即位的小皇帝同住乾清宫,正统初年,影响小皇帝更改了仁宗时将京城迁回南京的成命,重新修筑永乐年间被烧毁的北京三大主要宫殿并重新宣布定都北京。在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明朝五十万精锐军队和朝廷六部重臣及主要阁僚尽数败亡,明朝统治面临危亡的紧要关头,她以皇太后身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果断处置,择善而从,不以私谋,采纳忠臣于谦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皇帝位,坚守北京,拒绝南逃,挽狂澜于既倒。在景泰年间坚持韬晦隐忍,任凭景泰帝废立太子,悉心保护好被蒙古瓦剌送还后又遭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废的太子朱见深。在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后,果断支持“夺门之变”,让本年富力强的太上皇重新复位,避免了帝位的再次虚悬和纷争。在“夺门之变”后,以丰富的政治经验,指导皇帝逐步清理了在“夺门”这种非常权力交接中形成的权臣势力,使朝政回归当时封建制度所允许的正途,维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晚年约束族人不得贪爵逐利,避免了家族为势所害陡盛陡衰,节制并避免了外戚专权。另外她从幼年入宫,一再目睹宫人殉葬,在宣德帝死后,让小皇帝追封殉葬宫人以抚恤其家人,并下诏阻止诸王妃嫔殉葬。后来在朱祁镇让景泰帝妃嫔殉葬时,庇护了景泰帝废后汪氏,影响朱祁镇临终时下诏正式废除宫人殉葬。

评价:一生极不平凡。从永乐年间进宫,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并作为宣德朝的皇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皇太后,和成化朝皇帝的主要抚育人,对宣德以来明朝的朝政,尤其是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处于非常时期的明朝政治,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迁延至其身后的成化一朝。其人生经历几乎牵涉到半部明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发挥巨大作用的汉族皇后。

对比:在以男权为中心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能够在政治上发挥主导作用的女性屈指可数。往往仅在皇帝早逝,继承者年幼之特殊背景之下,才会为处在后宫最高层的女性留出发挥政治才干的空间。以往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对朝政有重大影响的女人有两个,一是唐朝时自立为帝的武则天,二是清朝的慈禧太后。由于武则天自己当了女皇帝,我们不便把孙皇后与她相比,但与慈禧太后相比,孙皇后当居其上。一、孙氏本来就是皇后,而慈禧当年仅是贵妃;二、孙氏作为太后是历正统、景泰、天顺两代三朝,而慈禧太后只历同治、光绪两代两朝;三,孙氏没野心,是临危受命,而且没有直接垂帘听政,而慈禧有野心,是主动夺权,直接垂帘听政;四、孙氏对朝政基本起了正面作用,有挽明朝统治于垂亡之功,而慈禧最终是将清朝断送。

名望:鲜为人知——包括在其家乡山东邹平。

历史上遭遇“盗子”诋毁。而关于明英宗非其亲生之说,“惟钱皇后知之甚详”,这个钱皇后即明英宗皇后,为孙氏儿媳,无生育,其说本经不住推敲,疑与孙氏有隙,并存私心。历史上对孙皇后的专门记载不多,进行过专门研究的人更少。今人叙述明朝历史的一些文章中,凡有涉猎到她的记述,几乎都不加分析地简单认同其“盗子”,后宫争宠以及以不正当手段夺得皇后地位,并人云亦云地给予简单幼稚的贬损,而能仔细审视她的一生,并将其置于这一时期明朝整个政治历史大背景下去进行分析评价的,几为空白。

家族:以孙皇后宠冠后宫之故,其家族成为山东历史上最显赫之家族。一辈之间,自宣德到成化年间,妹妹当了皇后、皇太后,哥哥位极人臣,名列三公,官至一品,并成为历史上罕见的掌握军权的实际宰相

父亲孙愚,原本为河南永城县主簿,后被宣德帝赐名孙忠。在孙氏被册为贵妃后,授中军都督佥事。孙氏被立为皇后后,封为会昌伯。回乡探亲,宣德帝不仅亲作“御制诗”赐给他,还命令宫中太监随行照顾。等返回京城,宣德帝又和孙皇后亲临其家中慰劳。孙忠的妻子董夫人也被数次召入宫内觐见,并不断地获得赏赐。孙忠以八十五岁高寿活到景泰三年,死后其爵位被提升一级,被追赠会昌侯,并加“康靖”谥号。天顺年间,又给他加赠“太傅”衔,爵位升至安国公,并为其改谥恭宪。成化十五年再追赠其为太师、左柱国,所受的尊重几乎无以复加,远超前任国丈。

长兄孙继宗,宣德初,授府军前卫指挥使,改锦衣卫。景泰初,被晋升为都指挥佥事,并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会昌伯爵位。在英宗朱祁镇复位后,以帮助其夺门之功,大大地为其加官晋爵,首先是将其由乃父继承来的会昌伯爵位进为侯爵,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并赐其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世袭侯爵的特权。并提升其弟弟孙显宗进都指挥同知,儿子孙琏授锦衣卫指挥使,女婿武忠由指挥使进都指挥佥事。天顺元年五月,孙继宗又被委以“督五军营戎务兼掌后军都督府事”的重任,执掌统兵卫戍京师之大权。朱见深即位后,孙继宗得到进一步提拔重用,被委以“提督十二团营兼督五军营,知经筵事,监修《英宗实录》”的大任。以至于“朝有大议,必继宗为首”,成为既掌握军权又领议朝政的实际宰相。成化三年八月,《英宗实录》完成,孙继宗又被加“太傅”衔,位列三公,官至一品。直到成化十年,孙继宗年已八十,向成化帝上疏恳辞,成化帝却只“优诏许解营务,仍莅后府事,知经筵,预议大政”。随后经反复请辞,朱见深依然不许,只不过勉强“免其奏事承旨”。最后孙继宗以与父亲同样的八十五岁高龄谢世,死后得享被追赠“郯国公”,谥“荣襄”的尊荣。

值得指出的是,孙继宗在孙皇后去世后,仍旧始终得到作为孙皇后之孙的成化皇帝的倚重,也说明了成化帝根本不信乃父非孙皇后亲生的讹传。另外,孙继宗作为外戚国舅爷爷长期执掌兵权,也是开了明朝历史上的特例,以至于王世祯在所著《皇明异典述》中专列“外戚握兵政”一节,说“惟会昌侯孙继宗,以元舅总团营兵马,监修国史,知经筵,迨八十告老,犹掌后军都督府事。此亦政体一大变也。”加上孙氏当年以贵妃授册也授宝,在世时被上徽号,孙氏一门在一辈人之间,连开三个历史先例,如此显赫的家族,世人还闻所未闻。

孙氏一门,自天顺之后可谓位高权重,几尽富贵,但没有形成外戚专权。《明史》中曾明确记载,成化年间曾“再核夺门功,惟继宗侯如故”,反映出孙继宗在夺门之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孙继宗监修的《英宗实录》中,却不见对孙氏一门功劳的记载,这说明孙氏一门还是相当低调和收敛的。这也属于难能可贵的一个方面。

价值:一生充满是是非非,经历非凡,故事丰富,属于历史研究的重大题材和文学创作的富矿,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和产生轰动作用的潜质。生平背景在充满戏剧化变化的明朝中前期,特殊变故造就了历史上的罕见现象——在孙皇后做太后期间,宣德帝仅有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做了皇帝,而且长子先后做了两代皇帝。如此,仅仅根据真实的历史加以合理的想象,无须移植嫁接任何其他历史故事,就可以创作出既包括皇朝大政、后宫斗争、大的战争、宫廷政变,又穿插阴谋与爱情、忠臣与奸佞、母爱与亲情、兄弟叔侄权力争斗,人性悲喜剧等高度吸引人们关注的戏剧化素材之宏篇巨著,非常适合写时间跨度和场面巨大、各种矛盾冲突尖锐交织的长篇历史小说,并可筹划改编拍摄极有可能热播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只要精心策划运作,必定会引起世人注目,社会影响巨大,从而对相关参与方带来巨大持久的回报和收益。非常值得有志于投资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企业投资支持。对于扩大其故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相关文化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也会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