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改革先锋】沾化区富源街道中魏村党支部书记褚国栋 2022-12-27 17:29:12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你在外面干得不错,回来趟这个浑水干啥,都是亲戚朋友,弄不好得罪人啊”。10年前,老父亲代表全家,对褚国栋回村里主持工作的选择,拍着桌子坚决反对。

彼时,因为班子不团结、村民普遍关切处理不公正,330多口人的小村庄形成了三个宗族派系——“我干不成,你也别想干好”,导致村里样样落后。

10年间,褚国栋带着中魏村“两委”班子摽在一起干,逐渐把村民的心气理顺了,把村容村貌村风大变了样。村民们竖起大拇指点赞:全村人都跟着沾了他的光!

十年光景,褚国栋改变了中魏村很多,让它由一个“后进生”逆袭进入“优秀生”的行列。做到这些,褚国栋靠的是什么?答案是,始终坚守一颗为民办实事的公心。

一颗公心赢得党员和村民支持,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

中魏村位于沾化区富源街道办事处西北2.5公里处,是沾化城区的城中村。虽然有就业和增收的便利,但是十年之前,因为班子不团结、人心涣散、村内环境差,里里外外各项指标比下来,中魏村依然是富源街道的“后进生”。

村民的心里有杆秤:村“两委”成员偏袒各自宗族,彼此互不相让,短短6年时间换了3任村党支部书记。班子不团结,要是能干好才怪。

干好村里的事,关键在党支部班子,第一位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富源街道党工委,诚心邀请褚国栋回村里主持工作。

1972年出生的褚国栋,学生时代结束后在县城工作,后来担任沾化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多年闯荡下来,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妻子是有正式工作,工作稳定。

面对街道党工委的邀请,家里人没有一个人支持。明白村里症结所在的老父亲苦口婆心劝他:这个活,吃力不讨好啊。

但褚国栋有自己的主意:作为土生土长的中魏村人,看着老家乱成这样,我也着急。村庄养育了我,我也应该为这个村做点事情。

一家人没拗过一个人。2012年,村两委换届,40岁的褚国栋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之后,他首先想的是怎么把村两委班子团结起来,让村民们重新相信这个“主心骨”。

他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逐个找到村“两委”成员谈心,以“一定要让村里好起来”的公心、诚心,唤醒大家内心为村民办事的心劲,共同梳理村里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子。

村“两委”的心齐了,拢在一块了,办啥事都顺畅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褚国栋带领班子成员走访了全村130户、246名党员及群众。半年多的时间里,化解了60余起矛盾纠纷。

他还与老党员、村民代表沟通,向大家介绍在班子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请大家提意见建议。

将心比心,公心换信任。生活了祖祖辈辈的老少爷们,一听就能明白:褚国栋是真的想把村里的事情办好。

从信任到行动,原来开不起来的“三会一课”开起来了,收不起来的党费党员主动交纳了,年轻村民看到村里有啥事也积极主动起来,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点点又回来了。

2012年任职以来,中魏村先后荣获县市级“文明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市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其本人也先后被滨州市委组织部授予“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带领班子把老少爷们关心的事办好,全村人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对于中魏村而言,当初班子不团结、人心涣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群众关心、关注的事置之不理。

全村139户331人,耕地面积200余亩,村民在从事冬枣种植之外,就是到附近工厂务工,收入相对稳定。而村集体而言,主要收入则是村集体土地对外承包费。

让老少爷们耿耿于怀的是,10多个承包户承包了村里100多亩土地10多年,却一直不支付承包费。原本应该有盈余的村集体收入成了负数,更别提为村民们办实事了。

上任以后,褚国栋首先从“最难啃的骨头”入手。他通过耐心走访,了解到不支付土地承包费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少村民栽种的白蜡树行情好、卖价较高,很多村民想多种几年卖个好价钱;二是村里拿不出钱来补偿挪树给村民带来的损失,于是部分村民死活不同意,有的甚至直接提着农药瓶子堵在褚国栋家门口,扯开嗓门威胁:“谁敢收我的地,我就上谁家里喝农药”!

2013年4月,褚国栋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并通过了收回村集体土地的决定。

褚国栋的发小卢汉先承包的集体土地上,白蜡树已经碗口粗了,要是刨了去,让谁都心疼。村民们都知道两个人关系好,看卢汉先不动,大家都不表态。

为了做通发小的工作,褚国栋连续三天提着酒,带着几个小菜到卢汉先家里去找他喝酒,聊过去、谈感情、畅想未来。

到第四天,被真诚打动的卢汉先趁着酒劲说:你是真心为村里,明天我就把树砍了。很快,在卢汉先的带领下,村委会只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丈量土地、清点枣树等收回工作。土地重新发包后,村集体每年实现收入7万余元。2021年,中魏村村集体收入更是来到11.6万元。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放在中魏村,崎岖的进村路更像是村民们心里的一道大坎,遇到堵心的事就会拿出来抱怨一番。

解决完承包地的事,褚国栋也把心思转到了修路上。他到处“化缘”,通过找园区企业捐助、发动村民捐款等形式,筹资100余万元,铺起了2200米的柏油马路,砌了1600米路边沟,安装30盏路灯,还筹集30万元资金修建了文化大院,以前村里黑灯瞎火的“老破小”,很快就有了“高大上”的感觉。

一点一滴的变化牵动着在外工作、创业的中魏村人的心。看到村里的变化,大家都想出一把力,于是,褚国栋又把村中心的臭水塘填平,建成了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的广场,并且命名为人才振兴文化广场,以感谢挂念家乡的人。

60多岁的褚花枝用朴实的话语说:你看我们村修得这路、这灯,雨雪天气也不影响出门,大家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健全村集体各项工作制度,办事公道公正,村庄治理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褚国栋回村主持工作之初,有人揣测:他是生意人,有自己的工程队,回村里肯定是想借着职务便利捞点。类似的“声音”,在村里有工程时就更加频繁。

但面对这些,褚国栋一笑了之。在他看来,这种怀疑是一件好事,它是一种监督和制约,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守底线。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褚国栋首先加强班子建设,第一位就是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集中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在重大项目、经济发展、低保救助等问题上,实行“会前征求意见-个别酝酿-团体讨论决定”的方式进行,坚决杜绝“一言堂”。

他和村两委成员说,我们处在一个班子里,各有分工,真诚地请大家监督我,监督我就是帮我。

低保救助等帮扶措施是许多困难群众最后一道兜底生活保障,放在村里事关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在这些事上,褚国栋自家的亲戚没有一个人得到照顾。

对村里几十万的工程,中魏村走的是公开招标程序,褚国栋自己的工程队不参与竞标,为的也是一个公平公正。

事实摆在眼前,褚国栋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让大家戒备的心坦诚起来。多年下来,中魏村的发展和治理走上了良性轨道,褚国栋也收获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2022年,他成功当选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党的二十大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新的规划和要求,也让褚国栋有了更加坚实的底气和更加明确的工作方向。他说,下一步,我们将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过硬品牌,千方百计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让村集体“有钱办事”,让中魏村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