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无棣清剿“还乡团” 2017-05-09 00:00:00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内战时期),无棣县共发动反特、清剿“还乡团”战役战斗20余次,击毙匪特103名、击伤18名、俘虏44名;一部份匪特到人民政府悔过自新,缴获大枪18支、短枪6支、折枪20支、子弹700余发。同时,进行彻底的军事清剿,收回长短枪和折枪近200支、子弹4000多发,扣押审查160人,公审大会予以处决的19人,并对103名土豪劣绅及国民党、三青团分子进行了自新登记,社会秩序迅速好转。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乡团”在无棣已基本被肃清。这是无棣军民在本县主力部队进行外线作战、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同时,在解放区内开辟的另一个战场。这场斗争的胜利,对于建设和巩固地方政权,保卫土地改革,支援前线作战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47年3月,在‘反蒋保田’、‘保卫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的号召下,开展了大参军运动,全县2600多名青年参军,分别补充到华东野战军各部队。6月,又有4000名青年参军。”“1947年3月,掀起支前热潮。全县出动民工19000人次、大车9500辆次、担架1590  副。妇女做军鞋、军袜、慰问袋,碾米磨面,支援前线。”“1948年4月,全县连续开展大规模的支援前线运动,在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全年共出动民兵5.6万多人、大车8430辆、担架9020副、驮子1140架。”(《无棣县志·大事记》1994年版)

 

“还乡团”的由来

1945年8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了最终胜利。同年9月,无棣县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无棣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许多土豪劣绅被赶出家乡。1946年春,国民党政府支持的以地主、恶霸、豪绅为基础的反动武装组织——“还乡团”进攻无棣解放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累累罪行

1946年7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从重庆归来的原国民党山东省独立保安第六旅参谋长郭学谦与逃亡中的原国民党冀察战区挺进第十纵队副官长李健民、马振儒汇合,沿用“十纵”名号,在天津、沧县收容临邑、商河、阳信、无棣逃亡的地主、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200余人,编为四个连,组成所谓的“自卫团”。不久,又收容了叛逃的沾棣独立团原副团长王兆龙(又名“王小黑”,本系海匪)部,组成“水上保安总队”,与“自卫团”同驻历城县王舍人庄,伺机反扑。

恶贯满盈

1946年夏,匪特赵登云、崔吉佑、崔吉甫、王兆龙等利用青纱帐的掩护,成群结队地潜入无棣解放区,偷袭区公所、区中队,疯狂地残杀干部、积极分子和群众,破坏土地改革和地方政权建设,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群众刚刚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同年夏,五区“还乡队”队长胡子平在柳堡一带活埋了剿匪基干队队长孟令典,匪首王兆龙也来到这一带骚扰,群众情绪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同年秋,匪特宋玉文、赵步卿带领30多名匪徒杀害了喇叭李村村长郑法东、农会主任高福林、基干队长郑法岐等5人。1947年春,匪特李明轩、傅红林带领400余人在杨八里设伏,枪杀城关区吴八里乡联防队中队长王保烈、队员李文坤城关区区长吕会英身负重伤……

据不完全统计,“还乡团”匪特先后在无棣境内的梁白杨、宋家庄、喇叭李家、崔家什坊店、孟家庄、沙头堡、大口河、渤海湾海面等地制造了多起惨案,杀害干部群众166人、驻军8人、大山酒厂员工2人,以及抢去大批物资。

还乡团之主要任务为协助国民党驻军确保其所占据点的安全,妄图摧毁我各种地方组织,扩大顽化区,建立顽政权,最终目的是夺取农民土地,恢复他们原来对农民的血腥统治,犯下了累累罪行。

成立剿匪司令部

为彻底消除匪患,无棣县成立剿匪司令部,对国民党潜入解放区的武装匪特和地主“还乡团”实行军事清剿和政治瓦解。

1946年8月中旬,原国民党无棣县长、无棣“还乡团”头子齐圭田等人,有计划、有组织地派遣“还乡团”进入县境,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无棣县公安局、无棣县大队(始创于1938年抗战时期,下辖两个连,240余人。1947年2月,无棣县大队一部扩编为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海防支队独立第3大队后,余部仍称无棣县大队。1950年6月,无棣县大队奉命开赴石家庄,编入铁道兵团,无棣县大队撤销)以主要力量组成清剿部队,并成立了无棣县剿匪司令部,统一领导全县的反特剿匪斗争。全县各区也成立了剿匪大队,听从剿匪司令部统一指挥。同时,无棣县委将全县区以下划分为28个联防区,各村均建立起了情报组织和自卫团、基干队,配合清剿部队剿匪保家,维护治安。

东黄庄围剿战

无棣县大队于1946年1-3月份,先将梁振祥、吴文元为首计10余人的小股匪特消灭。

同年8月18,罗景奕部“还乡队”(是“还乡团”中较大的一股匪特,有匪特40余名,经常窜扰无棣五、六区一带)窜犯无棣县水湾镇河崖刘村时,当即遭到无棣县大队六区中队截击,毙伤匪特8人。余部逃亡五、六区交界处的无棣县西小王乡东黄庄潜伏起来。六区中队接到情报后,连夜回报给无棣县剿匪指挥部。19日凌晨,无棣县大队副大队长梅永福、副政委崔奎生根据县委指示立即率领无棣县大队两个连队的战士,会同无棣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马文印带领的20余名战士赶赴东黄庄,将该村包围,然后实行南北夹击。匪特们顽抗一阵后,势渐不支,想溃围外逃又被截回,遂纷纷逃进村里躲藏起来。剿匪战士进村后,在当地经群众的密切配合,将残匪搜查出来,擒拿归案,除罗景奕和个别匪特因事先外出未被捕获外,潜伏村内的32名匪特无一漏网,缴获大枪6支、折枪18支、手枪2支、子弹100余发、手榴弹20余枚。

辛庄子奇袭战

1947年3月27日,五区“还乡队”胡子平股匪特8人在无棣县柳堡镇辛庄子住宿。无棣县大队接获情报后,决定由无棣县大队副大队长梅永福率领部队化装奇袭。

于是,县大队36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携带两挺轻机枪,分乘6辆大马车,装扮成支前民工返回的车队,向辛庄子进发。辛庄子村民见“支前车队”归来,纷纷出西围子门迎候。胡匪一伙见此情景,信以为真,毫无戒备。当马车队抵达围子门口时,由于围子门半堵,大车不能进去。战士们遂持枪冲入庄内,放哨的匪兵见状,慌忙鸣枪报警,众匪特遂撤至东门外水沟内抵抗。然后,顺沟逃窜。无棣县大队战士一直追到无棣县柳堡镇谭家庄子村,因天色已晚,方才撤回。这次战役共击毙匪首胡子平以下4人,缴获手枪4支、美式手雷2枚。

肃清残匪

1948年1月12日,渤海行署公安局副局长季明率部队及公安干警到无棣,配合县清剿部队,对基层组织不纯的城关区四、五联防及阳信县二区边缘共30个村庄进行军事清剿,四专署和阳信县公安局也抽调力量配合。为便利工作,无棣县公安局从信阳城迁驻五联防河沟村。  

自1月13日,历时11天,解散村组织,逮捕匪恃“地下线”,收回长短枪和折枪近200支、子弹4000多发,搜出给匪特写的通行证和私刻的区公所、区长印章等,扣押审查160人。对罪大恶极的匪特王凤纲、丁文章等19人,分别在贾店、王白杨、小马家等村召开公审大会予以处决。经反复清剿和缉拿散匪,县境社会秩序转趋安定。

自新登记

1948年9月,沧县、济南等城市相继解放后,逃亡外地的地主、富农、汉奸及国民党军、政、警、宪人员失去依托,纷纷回归。县公安机关依据渤海行署《关于对敌伪人员(归来分子)自新登记的布告》的要求,对以上人员及国民党、三青团分子进行自新登记。对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分子予以拘留审查;对一般人员,主要讲明党的政策,责令他们彻底向群众坦白交待,悔过自新,争取群众谅解;对抗拒登记的罪大恶极分子,予以逮捕惩办。

截止1949年4月,无棣县共对敌伪人员(归来分子)自新登记103名,内有营长1名,连长4名,排长19名,乡长5名。

镇压反革命 

1950年10月10日,党中央发布《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的指示》,着重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等“五类”反革命分子。无棣县公安机关迅速摸清敌情,于1951年1-5月进行4次统一逮捕行动。“1950年11月,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集中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道会门头子等反革命分子。”(《无棣县志·大事记》1994年版)

1951年5月15日,南京市公安机关将无棣县“还乡团”头子齐圭田捕获,解回无棣,同年12月19日被处决。“1951年12月19日,在城里召开公审大会,处决原国民党无棣县长齐圭田。”(《无棣县志·大事记》1994年版)

1951年6月1日后,无棣县镇压反革命  (镇反)  运动贯彻“彻底、深入、经常”的方针,至1953年5月底镇反运动结束。期间共逮捕“五类”反革命分子1543名,均由人民法院依据《惩治反革命条例》予以审理,分别做了杀、缓杀、关、缓关、管制、释放等处理。

到1955年初,为结合保卫党的中心工作,无棣县委又继续清查逮捕残余反革命分子43名。同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逐渐深入,残余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又有抬头,全县又分3批集中和零星逮捕反革命及各种刑事犯罪分子300余名,按照“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判可不判的不判,可杀可不杀的不杀”的规定,分别做了处理。

 

 [计空格字数:3695] 

 

通联:无棣电视台张海鹰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