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旅程 赵红,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Ta的文章 > 广饶之地(三)
广饶之地(三)
2017-02-08 00:00:00

红色刘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兵势》

广饶依靠战术在发展着她的文化。守正出奇方是王道。孙武之谓“正”代表的是事物的普遍性,而“奇”则当是其特殊处了。私以为“刘集党支部旧址纪念馆”是其“奇”一。

若不是此次观览,我很难把平和的广饶和刀枪剑戟、铁血战火联系在一起。

天近中午,日头悬在了头顶。空气也燥热了些,似被红色引灼。《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不惧地立在热流中,赭红色墙壁似挺起的胸膛,墙壁上数枚镰刀锤头的党徽灼灼其华。这里是国内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保存地。

随众人步入纪念馆。在宣言的第一部分——“红色幽灵”部分,我就意外地邂逅了一批由老师带着来参观的学生。正如“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在爱国教育基地遇到学生本就并非意外之事。然作为一名教师,能在外地遇到一帮孩子,还是令我欣喜不已。

我决定脱离大队伍,跟着孩子们走。

孩子们紧绕在解说员的周匝,大多拿了纸笔,虔诚聆听。他们或如野鹜伸长了脖颈,或有所惑地抓挠了耳朵,或侧目凝神,或低首速记;讲解员尽量用故事讲述历史,引得孩子们不时有“哇”“呀”的应和。

我随着孩子们进入了地道展厅,骤然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地道幽深曲折,或宽或窄,或高或矮,犹如我们的一段历史。在炮火隆隆的岁月里,这地道为掩护和救治伤员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位身着红色T恤的老者也夹杂在孩子们中间,络腮胡须黑白夹杂,抢占了他三分之二的脸颊,满透义气又裹尽沧桑。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像我一样的游客?不得而知。他的话语却铮铮然如出鞘之亮剑,挥舞在我和孩子们的心里。“我是啥也不信仰,就信共产党。要是没有国共合作打跑了日本鬼子,咱们能过上今天的日子?”火红的衣衫像刘集支部旧址窗外盛开的石榴花。

支部旧址位于大王镇刘集村刘奎相家。门楼前一棵可以环抱的国槐,主干遒劲,枝叶繁盛。院内屋门两侧有石榴树各一,临窗而立,都把殷红的石榴花朵捧上了枝端。屋内掀开炕席,端移铁锅,赫然现出地道,有灯光照亮,像是添了一把灶火。不由人不念及炮火狰狞,弹片横飞的岁月。“有一些东西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同行者中有人感慨。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孩子们跟着老师哼唱起《地道战》的主题曲,拉我回过神来。

走出地道,阳光普照,恍如隔世。才发现我们的人众大多已登上大巴车待发了。疾步挪移登上大巴车,车窗外孩子们庄严举起右手,脸蛋因了红光的亲吻,粉嫩飞彩。

写东西,我总不喜欢轻易落笔的,除非思想涨的满满。该是不发不快的感觉膨胀了我全身的时候,该是不得不吐出来的欲望爬搔般闹心的时候。夜里,睡在床上,竟然有涂满密致文字的张张纸片飘舞在我的周遭,铺天盖地,雪花般飞散,像陈景润演算四年的六麻袋演算纸张。我知道,我需要动笔了。我爬将起来,写就以上文字。

——补记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