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志武:在砥砺前行中扛起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2022-05-03 19:21:10

滨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志武

二十多年前怀揣一支笔、一个采访本和一身书生意气,风餐露宿行走在黄河岸边,记录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为这座城市描摹轮廓,书写未来。

如今案头安放着一盏灯、一腔敬畏与热忱,在每个静悄悄的凌晨,将精心编辑的报纸版样付梓,用白纸黑字为这座城市定格当下,铭记历史。

28年来,从深入基层一线、笔挑责任担当的新闻记者,到谋划重大主题报道、统筹审核版面的政治“把关人”,滨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志武奉献了一名新闻人的青春与坚守。

时代的洪流向前奔涌,也赋予新时代党报事业更重的担子和更高的使命。“唯有不断增强媒体融合发展意识,推动中心工作报道的全媒体化,坚决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党和人民。”李志武说。他用28年完成了一场“新闻长征”,在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践行着自己的新闻理想。

牢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以新闻精品为滨州发展助力

1994年8月,从吉林大学刚刚毕业的李志武,来到他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滨州日报社。那时他并不知道,第二年便是《滨州日报》创刊10周年;或许也未曾想到,这份职业吸引他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办公室里的一张钢丝床,安顿下了这位吉大高材生和他的新闻理想。报社的领导、前辈和同事,以温暖的怀抱热情地接纳了这个“小伙子”,并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阳光,让他不断成长和进步。他在不断积蓄知识、提升业务的过程中,也在施展自己的才华。

1998年,新一届地委确定当年是滨州“干部作风建设年”,要求广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迎接新世纪挑战。作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喉舌的滨州日报,研究决定撰写一组评论,配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

作为报社的年轻记者,李志武和两名同事接下了这个重任。年轻气盛的他早就憋了一股劲儿,“滨州,你再不能等了”这个标题立马就在心里蹦出。白天,请教专家,搜集资料;晚上,铺下稿纸、奋笔疾书,近2000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尽管文章“火药味儿”很浓,报社领导也有顾虑,但最终领导拍板——当晚上版,头条刊发。

第二天,近4万份报纸送到了滨州广大干部群众手中,这篇文章在滨州大地形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原地委领导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许多单位将其作为本单位解放思想活动的教材。而这次“一战成名”,让李志武更加坚定了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信心。

后来,《滨州,你再不能等了》这一组系列评论员文章,入选山东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这是滨州日报第一次获此殊荣。2006年,李志武撰写的《开创未来——写在滨州飞机上天、汽车上路、轮船下海之际》一文,也获得了山东“精品工程”奖。李志武也成为本单位惟一一个两次获山东“精品工程”奖的人。

之后的日子,李志武始终在新闻一线笔耕不辍——他完成了《高定位高起点:滨州“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走进“调整”新时代》《一片汪洋皆不见》等重头报道,得到了时任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

“比起工资,新闻事业带来的成就感是我能拿到的第二份收入。”李志武说。如果能用一杆笔、一篇文章,一点点推动社会前进,这种成就感永远不是金钱和名誉能够衡量的。“在滨州日报这个平台,可以将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密切地对接起来。你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对我来讲,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平台了。”李志武说。

聚焦中心工作策划评论和重大主题报道,用创造性的工作放大党的声音、彰显党报价值

李志武最为同业者称道的一手“看家本领”,就是撰写新闻评论的深厚功底。作为滨州日报的业务骨干,他是滨州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和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李志武主持推动评论攻关工程,每逢全市重大会议、重大工作部署等宣传节点,都组织专门团队,策划推出一批重量级评论以及有分量的主题报道,为经济社会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2019年3月28日,2018年度山东新闻奖获奖作品揭晓,李志武策划并与记者共同撰写的系列述评《正确认识当前滨州发展形势,勇于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凭借政治站位高、新闻性强、社会效果好等优势,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拿下了当年的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这是滨州日报文字类新闻作品时隔近10年后,再次获得全省新闻领域最高奖项。

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我市谋定了“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奋斗目标,谋划了“1+11868”的工作体系,提升“八个品质”引起全市强烈共鸣。为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凝聚共识、提振士气,李志武主导策划了16篇评论员文章,对提升“八个品质”、狠抓“八个落实”进行了深入阐释、全面论述。系列评论刊发后反响强烈,全市上下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砥砺向前。

近几年来,在李志武的主导下,滨州日报评论文章质量和密度达到前所未有高度。滨州日报每周都有评论,有的月份每天都有评论,其中系列评论占到了绝大部分,系列评论每年都达到15个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配合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中,我们的角色绝不是简单地当个‘传声筒’。我们要研究宣传规律,用我们的创意来放大党的声音。”在李志武眼中,许多工作都不是被动的,而是要充分发挥党报功能和职责,努力走在党委、政府的前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用创造性的劳动,不断彰显党报的价值。

1998年5月24日,徒步小开河,采访沿线群众

“新闻长征”永远在路上,坚决守好这片最忠心、最热爱的新闻阵地

1998年5月,小开河工程初具雏形之际,李志武跟随报社的领导和同事开启了“徒步小开河”行动。一行4人风餐露宿,3天行程近百公里,从滨城区的引黄闸出发,途经阳信、沾化,一直走到无棣县的渠尾。一路烂泥路走下来,是一次体力和毅力的考验,也让他对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有了最生动的见证和最深刻的思考。

2020年8月,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采访援青干部

2020年8月,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以及对口支援青海祁连8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李志武随滨州采访团走进青海祁连、重庆奉节进行主题采访。7天时间里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让他亲眼看到了滨州援助祁连、奉节以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亲耳聆听到了祁、奉两地干部群众对党的政策和对滨州人民的感激之情……

对李志武而言,这场漫长的“新闻长征”永远在路上,过程中收获的丰富见闻、快慰与满足、信心和勇气,是所有“行走”的意义所在。

28年来,李志武从日报经济部的一名编辑、记者做起,历任经济记者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经济记者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直到现在的副总编辑。时光缓慢流淌,记录下他成长的足迹,以及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忠诚。即便在过程中,经历过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时光,但他始终选择与滨州日报共经荣辱,不离不弃。

时代不负赶路人。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李志武埋首前行的印证和嘉奖——他是滨州新闻界首批入选“渤海英才· N十佳”人才工程人员,被评为“滨州十佳文化英才”;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还先后获得过滨州有突出贡献的先进新闻工作者、滨州青年知识分子标兵、滨州十佳理论工作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作为党代表参会发声,为全市新闻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今天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理想,更加有思想,更加有追求。我们始终坚持‘深度介入现实,积极影响滨州’这样的办报理念,怀有‘建设讲政治懂专业的创意团队’这样的愿景。”李志武说。如今,李志武正在不遗余力地将这份职业的理想和职责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马明德 第1楼 2022-05-04 05:59

志武同志,思想过硬,业务精湛,报社的中坚力量。点赞! 希望再接再厉,为滨州新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