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明汉王朱高煦是“反贼”还是英雄?(2) 2017-01-08 00:00:00

过关斩将,杀回北平解父危


《明史》在“朱高煦传”中说:“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读《明史》这段话,一般人会感觉朱高煦真是个恶少,连其大舅的话也不听,举止实在太疯狂。但只要清醒地意识到《明史》本来就是把朱高煦定位为反贼来写,这段话明摆着是以“溢恶”的笔触,渲染朱高煦的“无赖”和恶行,并让人们感觉当年其父燕王被朝廷谴责和追究,与朱高煦此“恶行”有很大关联。倘若不分析考察其具体背景,多数人或许只能从中读出朱高煦是何等横行无忌和无法无天,从小就浑身长满反骨。

然而只要联想一下事情发生的背景,冷静考察并综合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形势,稍加以思辨,我们就完全可以得出另外一种印象,即朱高煦不仅对当时京师的政治形势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非常明白自己兄弟面临的险恶处境,以及这种险恶处境对父王的致命钳制,而且处置果断,雷厉风行,敢作敢为。他是以自己的勇敢举动,排除一切阻碍,彻底挫败了朝廷控制自己三兄弟作人质以钳制父王的图谋,为燕王朱棣举兵“靖难”挣脱了最要命的一根枷锁。

中国人历来都有很强的子孙承袭观念,以自己的成就荫及子孙,是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秉性和最大追求。反之,中国人平生最顾虑和忌讳的事情,就是自己做的事情会殃及子孙。封建社会对人最大的褒奖,就是加官晋爵并世袭罔替;而对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朱棣要谋划起兵“靖难”,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取皇权,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在对手的控制之下,最怕的就是一旦行动马上就会殃及自己儿子的性命。因为这样,即便他能成功夺取皇位,也不能世代传承,他是肯定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形是,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朝廷以其遗诏形式发布了皇亲和臣民的举丧规定,明确要求“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同时要求“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身为燕王的朱棣闻听父皇死讯,曾迅即带兵从封地北平赶赴南京奔丧,却被朝廷派人持敕符拦截在淮安,勒令返回。与此相应的是,各王的世子(王位的法定继承人,一般为嫡长子)和其他王子(一般到一定年龄被封为郡王),却要根据遗诏精神到南京为其皇爷爷朱元璋举丧,并且要在服完三年丧后才能遣还。这其中就包括作为燕王朱棣世子的朱高炽,以及朱棣的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现在回头看,这或许是朱元璋临终留给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一个绝招,使其可以借机控制住诸王的儿子,在三年内稳定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只是缺少政治经验的朱允炆当时没有深刻领悟其中玄机。

如今我们在各种史料中都可看到大体相同的记载,即建文帝和他的一些谋臣们,在谋划“削藩”时,都有将燕王诸子扣押在京师以挟制燕王的意图,其中尤以兵部尚书齐泰和魏国公徐辉祖最为明确。特别是魏国公徐辉祖,他作为燕王正妃徐氏的长兄,朱高炽、朱高煦兄弟的亲娘舅,却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大政的坚定支持者。对自己最担心的二外甥朱高煦,他更是煞费苦心地“密戒之”。这个“密戒之”,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私下里训诫,二是秘密地强化戒备和约束,以防止朱高煦逃走。

正是因为三个儿子都滞留在京城,朱棣在建文帝短时间内就相继削掉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五个“木”字辈兄弟的王位,并已经在自己身边安插亲信进行钳制,借机抽走自己的精锐护卫,加紧对北平周边的军事部署的危急形势下,仍不得不以装病来迷惑朝廷,并借此请求建文帝将三个儿子放还北平。

建文帝在接到燕王的要求后,曾召集朝臣讨论,结果齐泰和徐辉祖等明确坚持非但不应放归,而且应该先行将三兄弟抓起来。但建文帝的另一位重要谋臣太常寺卿黄子澄,却自以为聪明地认为,这样做“不可,恐事觉,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或许正是因为几个重要谋臣意见不一,加上与朱高煦平日交好的小舅左都督徐增寿(徐辉祖之弟)和驸马王宁的撺掇,建文帝在某个场合才随口答应了将三兄弟放还北平。

事实证明,这是个生死一瞬、稍纵即逝并决定朱棣及朱高煦父子命运的关键机会。而朱高煦以自己的机敏果敢,抓住了这个机会,迅疾盗得徐辉祖的良马匆匆杀过长江,并马不停蹄地逃离南京。当建文帝转念意识到了此举不妥,“寻悔,遣人追之不及”,徐辉祖闻知此消息后也“大惊,遣人追之”,但都已经难以将朱高煦追回。

从当时的情势来判断,若朱高煦不盗取其大舅的良马,怕是逃之不及;而若不在“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怕是难以最终逃脱。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从南京到北平,现在的铁路是1160多公里,当时朱高煦带着“体肥重,且足疾”的哥哥和比自己年幼几岁的弟弟,要躲避朝廷所派追兵,还有其大舅所派多路人马的围追堵截,怕是不得不绕不少路途。中国封建王朝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可启动沿途所有的军政系统,布下天罗地网。朱高煦这一路肯定是后有追兵,前有堵截,时时潜藏凶险,处处埋伏杀机。三兄弟究竟要遭遇朝廷多少兵将的围追截杀,遇到多少巨大的艰难险阻,甚至风餐露宿,忍受饥寒,大家完全可以开动自己的大脑,去充分地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

由此我们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但读者听这种故事时一定要明白,那故事是经过文学演义出来的,推敲起来连关云长走的路,过的五关都是南辕北辙的,但这故事把关云长渲染得何等英武!反过来我们仔细琢磨一下朱高煦从南京到北平的“途中辄杀民吏”,其背后掩藏的岂只是“过五关,斩六将”那样简单!应该说,他以一个小不过十七八(有说朱高煦生于洪武十八年,这年不过十七岁),大不到二十岁(这一年他哥哥朱高炽二十一虚岁)的少年王子,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应该比当年已经为成年人的关云长还英雄许多。他以自己的勇猛果敢,彻底粉碎了建文帝一方扣押三兄弟以挟制燕王的战略图谋,等于为燕王发动“靖难”夺取江山立下了第一功。

朱高煦等逃离京城,是在建文帝对燕王采取行动箭在弦上的关键当口。其实这时“朝臣举以责燕”已无足轻重。也正因为如此,燕王朱棣在见到三个儿子之后,才喜不自禁地说:“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想一下,如不是朱高煦逃回北平,燕王朱棣当时只能像先前已经相继被削的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一样坐以待毙或束手就擒。但正因为朱高煦三兄弟成功地从南京逃回北平,才让朱棣解脱了羁绊举兵“靖难”,最终夺得皇位成为史上有名的明成祖。因此,从成就了明成祖这位被历史正面记载的皇帝来看,我们非但不能认为朱高煦此举是胡作非为,而且应该进行正面评价,因为正是此举,定出了未来的历史走向,也可以说改写了历史。


责任编辑:王光磊

点赞  1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