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明汉王朱高煦是“反贼”还是英雄?(1) 2017-01-08 00:00:00

逾五百年,“武定”地名有故事


要说明朝的汉王朱高煦,我们先要说一个地名,那就是山东历史上的“武定府”。这个“武定府”是清朝所置,辖境相当于现今除邹平、博兴之外的滨州市的大部以及今济南市的商河、德州市的乐陵、东营市的利津以及已经归并于淄博高青的旧青城县等地。

“武定府”作为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府”,是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明朝的“武定州”(相当于如今的县级市)升格而来。而明朝的“武定州”则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由乐安州改名而来。由明到清,再加上民国年间延续称“武定府”和改设“武定道”的几年,“武定”这个地名在山东延续时间长达近500年之久,是山东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地名。直到今天,我们还见有以“武定府”做商标品牌的特产酱菜和白酒等,说明其影响之大。

而这个“武定”地名的由来,就与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的汉王朱高煦直接相关。

如今,汉王朱高煦已经是一个几乎被人彻底遗忘的历史人物,但说起明成祖朱棣却大概无人不晓。朱高煦就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当年,朱高煦对于成就朱棣的帝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从生命传承意义上,没有朱棣就没有朱高煦;但从客观历史演进的意义上,没有朱高煦,可能就没有明成祖朱棣这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将在后文中获得解释。

在这里,我们还要再说一个与汉王朱高煦有关联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南京的“总统府”。许多人只知道,这南京“总统府”,在1927年之后是中华民国“总统府”,再早曾作为“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衙门,其实它是一个叠加着明、清和民国遗迹的复合景点,其肇始之建更早,那就是明朝前期所建的汉王府——“煦园”。这个“煦园”,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被封为“汉王”的朱高煦的府邸,以其名的最后一个字命名。

yReWyiPZ4i.jpg

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皇帝和王侯贵族,要营建府邸,一般都不会随意找一个地方,而是看风水选地址。南京“总统府”这个地方,也应该属于一块难得的有“天子气”的“风水宝地”,不是一般王爷可以选到的。汉王朱高煦之所以能够在“虎踞龙盘”的明朝京师中,选得如此一块“风水宝地”营造府邸,应该反映出他当年非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那么,他的生平以及以后的归宿如何?他与山东的“武定”地名又有什么关系?且容我们细细道来。


被指“谋反”,明朝历史一迷案


“武定”之名,本是因宣德皇帝亲率大军武力平定了所谓汉王朱高煦的“反叛”而得。然而,尽管这个地名“言之凿凿”地记载了明朝惟一一次由皇帝亲征,武力平定反王的事件,但我们若仔细审视历史,却会发现这一次“反叛”究竟有没有发生,值得质疑。

明朝建立后,对皇亲宗室按“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原则,逐级进行分封,各个藩王和郡王的封地和百姓,均由朝廷委派的官吏统辖。建文帝时更明确规定“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因此,宗藩若要反叛,必先举事于封地,捕杀忠于朝廷、钳制其行为的官吏军兵,进而举兵誓师,发布檄文,攻城掠地,夺占要隘,以图颠覆朝廷,夺取皇位。要说“反”,大致只有这样才能反,才算反。

从历史记载看,明代共发生过四次宗室藩王之叛:一是建文年间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二是宣德朝汉王朱高煦的“谋反”,第三、四次都发生于武宗正德年间,分别是安化王(郡王)朱寘鐇和宁王朱宸濠之叛。

在有记载的这四次反叛中,第一次“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举兵,杀北平左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等,然后夺占北平九门,公开举兵誓师,打出“靖难”旗号,并迅即拔居庸,攻怀来,取密云,克遵化……第三次安化王朱寘鐇于宁夏反叛,先杀了总兵官姜汉和太监李增、邓广,巡抚都御史安惟学、都指挥杨忠和大理少卿周束等,然后占领镇城,放狱囚,焚宫府,劫库藏,夺河舟,大肆勒索庆府诸王,掠夺金币万计,充做军资。同时分封将弁,把守关隘,并令孙景文作檄,以讨伐刘瑾为名,与朝廷分庭抗礼。第四次宁王朱宸濠叛乱于江西,假称奉太后密旨起兵入朝,杀巡抚都御史孙遂以及副使许逵,执朝廷官吏多人下狱,并驰檄指斥朝廷,举兵破九江、南康,出江西攻掠安庆。而惟独第二次汉王朱高煦的“反叛”,不但未曾杀官吏军兵一人,未出封地乐安小城一步,未曾攻掠一城一地,而且在其侄儿宣德帝率兵亲征前,都仍是以进疏、上奏等形式进言,或称陛下、或称上、或称当帝,并未公开决裂于朝廷。而当朝廷大军兵临乐安城下时,朱高煦也未作抵抗,未听从指挥王斌等“宁一战死,无为人擒”的谏阻,最终只身“潜从间道出见帝”,就缚于侄儿皇帝军前,并“为书召诸子”,致“余党悉就擒”,使朝廷未损一兵而旋师,“役不逾时,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此次“武定”平“叛”之举。

或许有不少人会根据以上鲜明对比,简单地认为在这四次反叛中,朱高煦是一位最弱、最缺乏谋略,志大才疏、狂妄而没有真本事的宗藩王爷。但历史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答案恰恰相反,朱高煦不但是整个明朝历史上最强、最令人生畏的英武王爷,而且是四次“反叛”中惟一一位先前有过反叛实践经验的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这样的反差不能不使我们怀疑当年这位汉王是否真的反了?若真的反了,怎会出现如此情形和如此结局?


少年王子,奇伟骁勇人侧目


历经近六百年的历史风烟,当年的汉王朱高煦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人们若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明史,依然可以从散乱的历史记载中感悟到,这个朱高煦是明朝前期一个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是整个明朝历史中,除去几位最终做了皇帝的王之外,首屈一指的王。这样的人,绝不会是头脑简单,骄横狂妄,志大才疏之辈。

尽管以“成王败寇”立场记载历史的封建正史,都以“反贼”来定位朱高煦,尽量把他写成一个狂妄骄横之辈。但过度的曲笔往往在字里行间透出破绽。我们从《明史》中至少可以读出这样一点,那就是朱高煦从少年时就是一个让人畏惧的人物。而畏惧他的不是一般的小人物,而是他的一个前辈、一个富有政治经验和深谋远虑的朝廷重臣,那就是他的大舅、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徐辉祖当时的职位和头衔列得稍清楚一些。他袭爵魏国公(公,是明朝公、侯、伯封爵中最高爵位)领中军都督府(大致相当于朝廷的中央方面军司令),建文初加太子太傅(位列封建社会“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之列)。对其妹与燕王朱棣所生的朱高炽(即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煦、朱高燧三个外甥,他很早就认定“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这里且不理会这里面以“成王败寇”笔触写的那些贬词,只要我们稍微动脑想一想,就应该意识到,能被朝廷老谋深算的军国重臣认定“他日必为大患”的一位少年,绝非是一个单纯“勇悍无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言行莽撞、有勇无谋的人。如果把这样的人视为未来朝廷的“大患”,那他徐辉祖就太没城府、太没眼光了。

因此无论《明史》中《朱高煦传》怎样简单地说他“性凶悍”,甚至说,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我们都不能据此认定,朱高煦只是个心浮气躁、骄横卤莽、不听劝戒的愣头小子。相反,我们从谷应泰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中,可以读出其他一些东西,那就是“高煦狙诈多智,以材武自负,善骑射”。尤其是句中“狙诈多智”四字,尽管也是从贬的角度写,但足以说明朱高煦除了身长七尺余,轻走乔,善骑射,长得英武魁伟之外,不仅“勇悍”而且足智多谋。若不将其作为反面人物来写,那就是一个武艺高强、勇武多智的英俊王子。

正是由于朱高煦武艺高强且智勇双全,才成就了其在“靖难战争”中的盖世伟功。


责任编辑:王光磊

点赞  1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