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阳信:河流镇第四次入选全国千强镇 2019-10-09 16:59:39

阳信:河流镇第四次入选全国千强镇


日前,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课题成果发布,研究成果发布了“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阳信县河流镇第四次入选全国千强镇,位列全国第550位。
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课题研究始于2014年,研究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四项原则,本次研究课题组选取了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财政收入。依据上述三个指标,计算了建制镇的综合得分。2016年河流镇排名822位,2017年排名805位, 2018年排名552位,一下子进步253名,今年进入550名,可谓是一路凯歌。

阳信河流镇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中心镇之一,是山东半岛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又是渤海经济开发区与沿黄经济区的交汇处,形成“一心、两带、三轴、两社区”的镇域空间结构,全镇总面积6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79个行政村;其中回民村10个,人口7500余人,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回民聚集地,是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一村一品”示范镇、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近年来,河流镇按照“工业立镇,外向兴镇”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内联外引,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培植发展电子、不锈钢制品、畜产品深加工、木器制品等八大支柱产业体系。截至目前,镇内共有企业 7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21家,从业人员 3万多人。今年2月25日,阳信河流镇入选山东绿色生态示镇。河流镇按照“工业立镇、外向兴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产业,强化外引内联,扩大对外开放,培植发展电子、不锈钢制品、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了以长威电子、华胜肉类、美鼎餐具、卓宸畜牧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豆、鸭梨、香椿。鸭梨皮薄、核小、汁多无渣,素有“天生甘露”之称,香椿更是河流中心镇的一大特色名产,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种植面积逾万亩,绿叶红边香味浓郁,实为“宴宾佳肴”,以优质、高效、特色、涵税型农业为主的农业产业长足发展。 
河流镇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强大动力,扎实开展“城镇环境提升年”活动,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已开工建设河流镇卫生防疫中心,中学、小学、幼儿园都已建设完毕;建设完成了第一社区、马英房社区、城市嘉豪花园社区、富民嘉园社区和北曹社区等现代化社区。
河流镇紧靠县城,紧邻205国道和滨博高速公路,桑阳路、大济路贯穿境内,南距济南120公里,北距北京320公里,距天津港220公里,距青岛港360公里,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贯穿惠阳三县城的“大济路”(鲁北大街)通过境内12公里,给河流镇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投资50余万元栽植绿化苗木,投资30余万元对主要路段实施路灯改造升级工程,并对城镇道路实施了排水管道整体升级改造工程。投资50万元新增环卫保洁员26人、环卫保洁车30余台、垃圾中转箱56个;投资160万元建设小型垃圾中转站,陆港物流园区污水处理厂将完成建设。河流镇绿色生态示范城镇的规划、方案设计引入绿色、生态、低碳设计理念,包括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热泵系统应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透水地面、外遮阳、自然光引入、垃圾分类收集、可降解垃圾处理、外墙自保温隔热体系等设计及应用。河流镇在规划创建期内新开工绿色建筑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模40万平方米,并至少有1个项目达到二星级或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8月20日,河流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技术评估。据悉,近年来,河流镇作为新城区的主战场,大项目的承载地,在不断发展镇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自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以来,全镇上下“重整行装再出发”,咬定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这一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不断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明确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累计投资2亿元,高标准打造镇域路网,主干道统一铺装人行道,统一栽植绿化苗木,统一安装路灯,统一设置垃圾箱,同时建成污水处理厂两处、垃圾中转站一处,通过逐步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河流镇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基本实现了全镇净化、美化的目标。
河流镇刘庙村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近年来,刘庙村的肉牛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亿利源、华胜、鸿安、鑫源等多家企业主动吸收汉族群众就业。目前,已有1万多户汉民家庭在刘庙赊养肉牛3万多头,户年均增加收入3000元。目前,已形成了从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零售、皮革深加工、牛骨牛血生物科技研发的完整绿色循环生产链。肉牛深加工企业达80余家,肉牛养殖场130多个,肉牛年加工能力120万头。肉牛产业已经成为阳信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产业,为河流经济腾飞、跨入全国千强镇奠定了雄厚基础。(翟成新 史洪建)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