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难忘的铁营洼突围之战 2017-02-10 00:00:00

难忘的铁营洼突围之战

苑梅华

铁营洼位于山东省阳信、庆云、乐陵三县市交界处,现属于乐陵市的辖区,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则属于阳信县管辖。

那时的铁营洼方圆几十里,村庄稀落,大多是无边无际的涝洼盐碱地。这里的农民只耕种离村较近的土地,离村较远的一年又一年任其荒芜着,人们称其为“荒场”。整个大洼是有许多荒场组成的。因洼中心有个较大的村叫铁营,所以人们称之为“铁营洼”。

由于鉄营洼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又因在抗日战争期间,阳信、庆云、乐陵及附近几个县都是敌占区,再加八路军、地方武装力量薄弱,铁营洼便成了冀鲁边三分区、阳信县政府、县大队和多地机关、武装组织作战、活动、隐蔽的最佳地带。为了便于作战和分散,三分区发动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在洼中挖了多条深浅不一的交通沟和转盘沟。

19431月下旬,驻济南、天津、徳州、沧州、惠民等地的日军头目策划联合行动,准备于春节前出动15000余人,对冀鲁边区三分区驻地——铁营洼进行大扫荡。敌人的这一行动被八路军冀鲁边军区侦得,并立即用电台通知三分区:“迅速向渤海沿岸转移。”于是,三分区的大部分指战员和机关人员便很快转移了。而阳信县政府、县大队,鲁北七小队、虎山小队、三分区阳信五小队和带领一个手枪班,来此检查民兵工作的三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三地委民政科科长罗柏森接到转移的通知时,已是此年23日(腊月二十九)的拂晓之后。然而就在这天的黎明之前,虽正个铁营洼大雾弥漫,天地一体,但日军司令部已将日伪军15000余人,一个骑兵大队,240余辆汽车,80余辆装甲车,150余门大小炮,调集到这里,采用步步逼近、铁壁合围的战术,将其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地包围了起来。

面对这危急情况,李永安立即召集各部负责人会议,并下达了突围的命令:“我和罗柏森率手枪队、虎山小队和鲁北小队向东面突围;李清寿率阳信五小队向西南方向突围。阳信县大队和县机关分为两部:一部由县长武大风率领向东北方向突围;一部由县大队教导员王志城率领朝西北方向突围。”最后,他强调说:“能突出几个算几个。到无路可走时,就与敌人以死相拼,决不能当俘虏!”

阳信五小队是一个连的编制,共73人,大多是铁营洼一带人。队长李清寿是当地小徐村人,不但身材高大,机敏善断,枪法极准,而且很富有战斗经验。

在此年的22日晚上,阳信五小队在开会分析敌情时,由于李清寿与新来的黄干事看法不一,因此争论得面红耳赤。李清寿理直气壮地说:“我认为最近一段时间鬼子虽没有出动,但实际是在预谋一次大的行动。因此,我主张立即把五小队拉到马颊河北岸,见机行事,以防万一。”然而黄干事则说:“年关将近,敌人可能组织小股部队来此骚扰一番,抢些东西,回去过年。”……由于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结果把五小队分为两股,一股37人,由李清寿带领去马颊河北岸驻扎;一股36人,由黄干事带领仍驻扎在铁营洼中的小白村。于是,李清寿率部分队员踏着厚厚的积雪(之前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北走去……到22日深夜,才到达马颊河北岸。同时,李清寿从附近村里得到了敌人增兵的消息,有人在白天看见多辆汽车满载着全副武装的鬼子和伪军,驶向了乐陵城里,因为自马 颊河畔有条通往乐陵城里的公路。对此,李清寿非常着急!他想:黄干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经验不足,一旦五小队有什么闪失……怎么办呢?若派人送信叫他们转移,路途难走,时间已来不及。因此,李清寿命令队员们说:“你们沿马颊河北岸向东转移,我和通讯员小赵回小白村。”然而队员们却异口同声地说:“队长,我们活,活在一块;死,死在一起。”李清寿非常严肃地说:“这是命令,谁也不得违背!”谁知,30多名队员一齐跪在了李清寿面前,并高声说:“我们要和你战死在一起!”李清寿迟疑了一会儿,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沿原路返回。”但他们到达小白村时,已是第二天的拂晓。

开完突围会议,李清寿很快回到五小队,他说:“这是敌人的一次大规模扫荡,我们只有突围了。成败就看这一招了。”说罢,他便带领五小队向西南方向走去。这时,大雾开始消散,不远处有敌人的汽车,车上全是伪军。李清寿与队员们又向前走了不远,便隐蔽在一条交通沟里。不一会儿,敌人的汽车来了。李清寿命队员们把几十颗手榴弹投了过去,汽车当场爆炸,几十名伪军当即丧命。五小队正准备借机冲出去,突然200余名鬼子随即围堵了过来。只听李清寿一声“打”,队员们一齐开了火,50多名鬼子应声倒地。同时敌人把十几颗手雷扔进了沟内,10多名队员当场牺牲。当把子弹打光,手榴弹投完,队员们就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几分钟过后,队员们全都牺牲。只见李清寿左右手紧握匣子枪,一连打倒了8个敌人,冲出了包围圈,并向着家乡小徐村跑去。当他跑到铁营村南的一片坟地时,又遭日军包围。他举枪向敌人射击时,却被敌人击中胸部,猛然倒地,壮烈牺牲,时年24岁。

上午九时多,李永安率同志们进行了突围,但没有成功,而且人员伤亡过半。于是,他不得不与70余名人员撤退到洼中心,瞅时机突围或与敌人决一死战。

敌人如蝗虫般向洼中心凶猛地扑来。到下午一时多,包围圈已压缩在小白家、张王官两村之间一块被四座废弃砖窑东西相夹、纵横300多米的地段。这时敌人使用大小炮150多门、轻重机枪120多挺,对此地段进行了疯狂的炮轰和扫射,四座废弃砖窑几乎被夷为平地,多名队员被炸得粉身碎骨或被打成了筛子。逃避到这里的几百名群众在劫难逃,死伤多半。

炮击、扫射过后,李永安、罗柏森便和幸存的40多名战士埋伏在一条交通沟的最西段。当敌人走近时,李永安就和战士们开了枪,接着又投出了一颗颗手榴弹。随着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他们猛地跃出交通沟,冲入敌群,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肉搏战……不一会儿,多数战士壮烈牺牲,只有李永安、罗柏森和三名战士冲出了重围。但当他们跑到铁营村西面的一片荒地时,又被从后面追来的日军骑兵包围。为了不当俘虏,三名战士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李永安和罗柏森跳进转盘沟中,分别用手枪自尽。

武大风率领同志们向东北方向跑了不远,便发现前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伪军,而且在一沟崖上架着几挺机枪。武大风先命令队员们隐蔽在一片一米多高的蓬蒿从中,然后对身旁打抢极准的一名队员说:“给我把那几个机枪手干掉!”几声枪响过后,三个机枪手的脑袋全都开了花。接着,武大风便和队员们葡匐前进,当离敌人不到30远时,就和敌人交了火。当把上百颗手榴弹投进敌群时,便把敌人的包围圈炸开了一个口子。这时武大风左肩已负伤,鲜血把棉袄染红。见此,通讯员小刘跑过来说:“武县长,我背你冲出去!”武大风说:“还有多名队员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我怎么能走呢?你先冲出去吧!”说罢,他猛地推了小刘一下。他正想向西跑去,匆匆走来20多个老百姓,一个老大爷递给他牛缰绳,让他装成农民的模样,和他们一起逃出去。然而,武大风却说:“你们快走,我和队员们来阻击敌人。”当群众刚刚逃离包围圈,200多名敌人就冲了过来。武大风面对14名队员高声喊道:“同志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接着就和敌人肉搏在一起。当武大风用手枪打倒四个敌人时,突然连中数弹,猛然倒地,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他咬紧牙关,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爬进后面的沟中,左胸压在手枪口上,把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心脏中。

上午10时多,阳信县大队教导员王志诚率部突围失败后,带领幸存的16人来回转了几个圈后,便跳进一条长长的深沟中向东跑去,跑着跑着,突然发现了几十具鬼子与抗日战士的尸体。王志诚急中生智,忙叫队员们把鬼子的皮靴扒下来,穿在自己的脚上,再戴上鬼子的钢盔,加上每人早就穿着之前缴获来的鬼子的棉装,看上去和鬼子没什么两样。王志诚也借机穿上了一套日本军官服装。他们跃出深沟,组成队形,并有两人在最前面打着太阳旗,大摇大摆地朝东北方向走去。走了不远,便撞上了伪军。王志诚不慌不忙地“咕噜”了一通地道的鬼子话,伪军们便闪开了路,他们才虎口逃生。

……

到此日下午三时多,枪炮声才停息,正个铁营洼也安静下来。日军把李清寿的遗体抬到铁营村东首的大庙前,仰面停放在一扇门板上,一军官对整齐地战在这里的士兵们,竖起大拇指,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连声说:“中国的英雄大大的……”

此次之战,尽管敌人出动了超于抗日队伍几十倍的兵力,而且武器先进,装备精良,抗日勇士们则使用的大多是十分落后的土枪土炮,但由于打得勇猛顽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使其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伤亡和损失:战死军官9名、死伤日伪军700余名,被炸毁汽车12辆、装甲车6辆,死伤战马16匹。

此次之战,虽抗日队伍牺牲了325人,仅突围出了17人,但充分显示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忠诚爱国,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此次之战,虽过去74年之多年了,但人们是不会忘记194323这一天的,更不会忘记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抗日英雄们。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