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福音与改良:英国传教士在邹平 2017-03-20 00:00:00


福音与改良:英国传教士在邹平


滨州市邹平县是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来华传教的中心之一。保留至今的基督教堂见证了英传教士在邹平多年的福音布道与社会改良,走近教堂,追溯过往,你会惊讶地发现,基于外来宗教是一种文化侵略层面的认知是何等片面!

一、基督教堂:中西合璧的百年建筑

在邹平县城黄山三路西首路南,有一座建于1900年的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为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教堂为重檐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中西合璧。房顶原为小灰瓦,现为板瓦,檐下有砖雕花卉图案。南北各有一拱门,门旁有窗,内部为8根合抱粗的木质立柱和4根横梁连接形成的穹隆形屋架,屋架横木上携刻着“主降世一千九百年”字样。教堂设上下两层坐席,可同时容纳500人做礼拜。

在教堂西墙内,砌着《仲牧德教碑序》和《白师母纪念碑》两块石碑,碑文记述英国传教士仲均安来华传教及建造教堂的情况。

二、仲均安浸礼会中国差会的创始人之一

仲均安是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的创建人,是基督教新教在山东的传教士先驱之一,他和李提摩太一起被尊为“浸礼会中国差会的共同创始人”。

仲均安(Alfred George Jones1846-1905) 英国人。基督教浸礼会教士。出生于爱尔兰东南部城镇新罗斯他由英国圣公会抚养成人,长大后经商,是当地一名成功的商人。因受到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他决定去国外传教。先在圣公会神学院学习,毕业后他申请加入了基督教浸礼会,成为一名自费传教士。1876年,仲均安把生意委托给其代理人料理,自己不远万里,远涉重洋,于11月来到中国烟台学习汉语。1877年在青州协助李提摩太(Richa rdTimothy)赈灾,开始了他在中国30年的传教生涯。1881年,仲均安与卜道成、怀恩光在青州创办圣经学堂,1885年发展为培真书院。1917年培真书院合并于广文大学堂,后来又合并于齐鲁大学,现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仲均安是现在山东大学的奠基者之一。

李提摩太到山西救灾后,仲均安负责浸礼会在山东的教会事务。

三、全力赈灾:德教长留教区间

18896月,黄河流域连日大雨,势若倾盆,流经滨蒲、邹平一带的黄河决口,发生洪灾,河水泛滥,田地、房屋各有淹没,发生饥荒,仲均安夫妇受浸礼会委派前往这里赈灾,同时开辟新的教区。

仲均安夫妇来到邹平后,一边赈灾,一边传教布道,将邹平建成了继青州之后的第二个大教区。他还邀请聂德华、林惠生、郝复兰及高德成夫妇等传教士来邹平帮助赈灾,他们把灾区的惨状拍成照片,向国外介绍山东灾区的严重灾情,然后组织国外募捐,把从国外募集来的款项,部分用来赈济灾民。他还用“以工代赈”方法,让灾民给英国商人运输从灾区购买的廉价土特。“据1889年7月统计,英国浸礼会共救助了319222人灾民,发放赈银144980.74两。”据传教士报告:“山东传教士在灾荒期间,发放赈银315022两,一般情况下,救济资金每人每天只能均摊一分钱,这样至少可以挽救十万人的生命。”

仲均安在邹平住了7年,这期间,他不知疲倦,勤勉努力,机智而充满活力的工作,为邹平救济穷人和布道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1896年,仲均安一家回到青州府城,力促英国浸礼会与美国北长老会合办广文学堂,任该学堂监督。1899年5月,他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会议上,当选为理事会委员。仲均安精通英语和汉语,在华浸礼会用了28年时间翻译了一本全中国通用的《圣经》,前后聘请了14名著名学者参与,仲均安是参与者之一。1905年赴泰山避暑,遇大风,房屋倒塌被砸身亡。著有《记实秘诀》《字学新法》《道源析义》《道通年表》等书。死后长眠于青州云门山下一处被当地人叫做“洋鬼子林”的地方。1912年7月,浸礼会西段公立《仲牧德教碑序》,以示纪念。

四、教会医校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学校之一

1889年的洪灾过后,霍乱流行,大量人员死亡。青州施医院的医学传教士史密斯(Smyth),被派往邹平开办施医所,免费诊病施药,救治患者。医院经费靠教会拨款、病愈者捐款、达官贵人捐款、教徒捐献等。每个星期接诊4天。患者进院,每人发一木制号码牌,先在候诊室听传教士讲经布道,宣传基督教,下午开始按号码牌上的号码顺序诊治病人。医院虽小,但这是滨州历史上的第一家医院,是西方医学扎根滨州的开端。曾有学者认为,洋人赵诚在北镇西大街南头的黄河大堤北侧(今渤海五路南首大堤东侧)所建的鸿济医院为黄河三角洲最早的西医院,并不确当。鸿济医院始建于1904年,比邹平施医所晚了15

1898年,在青州主管医学堂教学工作医学博士巴德顺(Thomas Clarkson Paterson)夫妇调往邹平施医院开设医学堂,以解决医疗助手及护理人员缺乏的难题。开始招收当地有文化的青年进院,在接受基督教熏陶的同时,一边学习西医知识,一边从事助手、护理工作,培养医院所需的医护人员。这在滨州,开创了培养西医医务人员的先河,成为滨州首家医学教育机构,也成为滨州医学教育的最早源头。

为扩建医院,教会在邹平东门外强征土地。1900年,义和团起事,捣毁医院,英国教士30多人逃离邹平。1901年,义和团被镇压,传教士重返邹平再建医院,巴德顺任院长。设有病床10余张。另有传道员对病人进行传道。1903年,基督教英国浸礼会在中国开办的青州医学堂、与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在济南开办的华美医院附属医校合并,成立“山东共和医道学堂”,学制四年,在济南征地建校。新校舍建成之前,分别在邹平、青州、济南、沂州(临沂)设4个教学点。学生先在青州入学,一年内学完相关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轮流转往济南、邹平、沂州(临沂)教学点。学完计划内课程后,返回青州毕业。1915年邹平施医院全部迁往周村与其它诊所合并,更名为“复育医院”巴德顺返回青州任广德医院院长兼护校校长,1928年退休回国。

邹平教会医校为孕育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学校之一,齐鲁大学医学院现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五、天足运动:革除陋俗反对缠足的先导

妇女缠足为当时中国一大陋俗,对妇女身心造成极大损害。浸礼会传教士来华后,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影响,大力倡言反缠足、放天足。1889年,浸礼会传教士秀耀春(Francis James)撰文提出六点不可缠足之原因。1895年,浸礼会李提摩太夫妇与英商立德夫人(Mrs Archibald John Little)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天足会,倡导天足,得到在华各新教差会的支持。

在邹平传教的浸礼会女传教士林惠生夫人(Mrs D.B.Drake)积极成立劝妇女放足会,要求女基督徒与教会学校的女孩一律放足,教堂信徒也禁止给他们女儿缠足。她在提到天足运动效果中言道:“有些年岁较大的已自己放足,给较年轻的树了个榜样。有些母亲已同意女儿不缠足,另一些则同女儿一起放足。我或可指出这一点,我们推动她们放足或不缠足,而女孩们的脚对所有基督徒父母来说则是一种责任,我们也敦促较年老的妇女来放足作为对年轻妇女的一种鼓励和榜样。我们绝对不采用强制和压服的方法,因为我们希望她们这样做是出于醒悟,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我们,或看作是教会的一种习惯。”

由于女信徒自身素质低下、主体意识的缺失,天足运动就会因与社会传统相冲突而给女信徒带来很多的麻烦,这往往会使她们踌躇不前。虽然教徒缠足比例也远远低于非基督徒,但教徒数量毕竟有限,大规模废缠足运动还需政府的推动倡导完成。虽然北洋政府也倡导天足,但真正落实执行还是在南京国民政府1934年发动“新生活运动”时期,然而传教士的宣传倡导之力不容忽视。

六、组织社团:妇女解放的积极尝试

出身商人的仲均安很重视鼓励当地教会自养,凡华人能够办的教务,他都不越俎代庖,为的是使他们养成自立自养的观念和习惯。认为,“办赈不过暂救一时,无俾大局,必得救难与生财交济,乃能常福东民”。他在青州筹建纺线局,引进西方棉花品种试种,还从欧洲购买了西方的蚕种试养。

在邹平教区,教会组织了多加社,每年深秋,将浸礼会接触的妇女聚在一起,制作一些棉衣。由浸礼会提供材料,妇女在有空时缝制。这些棉衣大多分给非基督徒,但也分给少数急需的信徒和慕道友。这样可以让妇女们在工作时一起体验基督徒生活,借而皈依基督。

浸礼会士帮助当地农村妇女经营手工业,不仅帮助她们获得一定生活收入,也吸引了部分妇女皈依基督教,同时也为教会组织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带动妇女开始将眼光由家庭转向社会,开始接受家庭以外的社会新事物,对妇女解放有积极意义。

七、光被学堂: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的前身

随着教会的发展,英浸礼会急需培植大批传道人员,以“扩张精神上的影响”。到1912年,青州、邹平、北镇、滨州四个地区,光英国基督浸礼会就办起了男学堂94处,女学堂37处,教员138人,学生1311个,光被学堂即基督教会所办的一所著名学堂。

光被学堂始建于1905年。学堂虽然是英国传教士创办的,但由于当时的老百姓对外国人来内地传教、办学校、办慈善事业心存疑虑。所以,英国人办的教育事业,在起名上多照顾中国民众的接受能力和传统观念。“光被”一词来自于《尚书·尧典》,原文为“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意思是说,古代帝王尧的光辉形象,照耀四海,以至于上下天地。与基督教义中的圣恩普照,是一个意思。

开始堂址在邹平南门里,分男女两校。第一届招生37人。蔚兰光任校长。翌年,改由传教士林惠生(s·b·droke)接任。聘请了青州广德书院刚毕业的学生李乐书、刘玉鼎任教员,另从当地请了秀才刘丙章任国文教员。1909年传教士宗志诚任校长,不到两年又换成了英人潘亨利。

当初李提摩太选择邹平为教会发展的重点地区,是鉴于德国帝国主义计划修建的胶济铁路,走白云山以北,经邹平、章丘达济南,故以邹平作为由青州到济南的中心地点。但后来胶济铁路改变修建计划,由周村经白云山以南通济南。到1903年,胶济铁路已大致竣工,周村逐渐成为交通要道,英国传教士们眼看邹平失去重要地位,不得不放弃邹平而向周村转移。周村随之成为英浸礼会传教士的集中地点。1912年,周村东门外中学校舍竣工后,光被学堂遂于次年夏迁到周村,称“光被中学”解放初收归国有,195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淄博第六中学”。

八、耶稣家庭: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

英“浸礼会”在邹平发展过程中,作为基督教的一个支派——耶稣家庭于1938年在齐东,1940年在小郑家(今属高青县)先后发起。它源于1921年间以灵恩派领袖人物荆奠盈等在泰安马庄组织的耶稣家庭。信徒人家,必须卖掉所有家产,叫破产人家。人家后,绝对服从家长命令共同劳动,共同生活。1952年耶稣家庭革新时先后解散。

1938年,英“浸礼会”还在邹平开办“贫儿教养所”,经费来源于“华洋义赈会”救济的l万元。负责人夏光传,殷玉新、刘瑞亭、李升和、王玉珍(女)、王世恩担任教职,共收学员100余人。课程有耶稣生平和语文、常识等文化课。教养所共开办两年,用完经费后结束。

    除了仲均安、史密斯、巴德顺、蔚兰光、林惠生、潘亨利等人,在邹平教会工作过的其他英传教士还有商德成、聂德华、赵诚、贺林、党翠珠、麦教士、白师母(死后被埋葬在邹平南部的黄山等人。这些英国传教士在邹平的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虽带有传播福音的功利动机,客观上却给邹平一带带来了急需的西方现代文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面貌。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