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滨州市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回眸之一 2018-11-03 10:29:38

从1978年到2018年,勤劳智慧的滨州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坚定信念,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向前,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如歌岁月里,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历史会铭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信念坚定,除旧布新,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在此前后,全区(惠民地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了深入扎实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活动,一举冲破“极左”思想禁锢,初步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观念,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后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在全区渐次展开,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极大调动了全区人民勇于改革、变新图强的积极性。中共惠民地委重视和贯彻执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改革了全区各级党政机构,调整了领导班子,开展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有了发展。所有这些都为全区全面深入地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同全国一样,惠民地区的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破冰启程。1978年高青、滨县、惠民等县一些村庄首先实行了“包产到户”改革尝试,此后全区农村迅速推行“五定一奖”“联产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农村的改革形成洪流,势不可挡,推动着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加速前进。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领导下,顺应潮流,破旧立新,稳健顺利地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

历史会铭记,八十年代我们求新求变,开拓开放,进行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进入八十年代,全区农村改革走向稳定,取得了辉煌成就。全方位、各领域的改革也全面展开,开始了艰难探索。1983年下半年起,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利改税”改革,使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在更大程度上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激发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从简政放权、计划、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改革,转轨变型,实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增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活塞”“曲轴”等老牌国企在改革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在自身领域博取了重要地位。同时,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开始破土而出,探索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路径,一批农民企业家搏击风浪,登上了滨州经济发展的舞台,成为一支探索改革的生力军。而全区农业农村改革一路凯歌,生机勃勃,截至1989年,全区建成邹平、惠民、滨州、无棣四个棉花基地县市,惠民、邹平两个粮食基地县,六县一市(县级)全部跨入全国产棉百强县之列。

历史会铭记,九十年代我们破除桎梏,攻坚克难,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铿锵步履。九十年代,全区继续深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全区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面、系统推进的新阶段。1991年,国务院批准惠民地区所辖的六县一市全部对外开放,全区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成果显著,国内瞩目。1992年初,全区(2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了“市场-计划”的纠结与“姓社-姓资”的桎梏,人们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激情迸发出来,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机制、体制在探索中逐步建立和发展,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全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一、二、三”演变为“二、一、三”,标志着我市产业经济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阳信县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的综合改革试点县。“家庭启动、市场牵动、小区带动、政府推动”的“兴福现象”一度成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全国“样板”。以滨州印染厂改革为引领的企业改革,在那个年代也为全区企业改革创造了经验。自1994年开始,全区县域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市场经济的格局逐步形成。1996年,沾化县、阳信县先后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中国鸭梨之乡”,标志着我市“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1997年,全区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资减债、企业管理和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逐步培育起一批优势企业、优势拳头产品,形成了纺织、化工、机械、轻工4大支柱产业。全区的工业领域涌现出大批新的企业,不仅“群峰连绵”,而且“高峰矗立”。至1999年,全区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农业经济占据的比例进一步缩小,标志着滨州地区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

历史会铭记,新的世纪我们解放思想,加速跨越,实现了滨州改革开放的凤凰涅槃。2001年1月,滨州撤地设市,标志着迈向新世纪的滨州揭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4月,在新市区的西部成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同步建设西城新区。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我市因势利导,“加速”发展,进入全面突破的历史新时期。2003年开始,新一届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解放思想见行动,更新观念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对焦“满、难、怕、懒、空、散”6方面突出问题,在全市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使我市真正扬起了解放思想的风帆,成为推动全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后连续四年又分别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抢机遇,破‘空’排‘难’快发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境界标准的大提高、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干劲作风的大转变‘四个目标’”“我为滨州发展环境做什么”和“转变作风清廉实干,创新观念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系列大讨论活动,不走形式,只求实效,轰轰烈烈,影响深远。在此后几年中,招商引资高潮迭起,西区建设如火如荼,四环五海芳资初绽,节会经济好戏连台,重大项目纷至沓来,我市的改革开始驶入腾飞跨越的阳光大道,为欠发达地区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宝贵经验。

历史会铭记,近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砥砺奋进,再续辉煌,努力谱写滨州发展的崭新篇章。2008年春,我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9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以生态水系构建为核心的“林水会战”工程,拉开了向“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华丽转身的序幕。2009年11月23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相继批复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我市地处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交汇地带,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勇于担当,高点定位,攻坚克难,再创伟业,实现了我市在较高起点的新发展、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向省委和滨州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农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大步向前,独具滨州特色的“林水会战”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成就;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滨州美誉度、知名度大大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再结硕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等工作受到国家表彰;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反腐倡廉取得重大胜利,政治生态环境风清气正……十九大以后,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四十年来,我市人民信念如铁,目光如炬,乘风破浪,昂首前行。四十年岁月如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启示我们:改革开放天地宽,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我市人民有信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迎接新挑战,再启新征程,开创新时代!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