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滨州早期西医院盘点 2017-04-01 00:00:00

 ——兼及西医西药在滨州各地的传播

清朝末年,西医西药由英、美两国基督教传教士,作为传播基督教的诱饵从西方带来,传教士先在滨州各地开办医院,免费为居民施医舍药,借机吸引民众,宣传基督教教义。继而开办医道学堂,吸引青年入学,发展基督教教徒,培养教徒骨干,扩大教会影响,壮大教会势力……西医西药在此背景下开始在滨州各地广泛传播开来。

一、邹平施医院:滨州首家西医院

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位于邹平县城黄山三路西首路南,在教堂内建于1889邹平施医院是滨州历史上的第一家医院,这是西方医学扎根滨州的开端。

18896月,黄河流域连日大雨,势若倾盆,流经滨蒲、邹平一带的黄河决口,发生洪灾,河水泛滥。洪灾过后,霍乱流行,大量人员死亡。青州施医院的医学传教士史密斯(Smyth),被派往邹平开办施医所,免费诊病施药,救治患者。医院经费靠教会拨款、病愈者捐款、达官贵人捐款、教徒捐献等。每个星期接诊4天。患者进院,每人发一木制号码牌,先在候诊室听传教士讲经布道,宣传基督教,下午开始按号码牌上的号码顺序诊治病人。

1898年,在青州主管医学堂教学工作医学博士巴德顺(Thomas Clarkson Paterson)夫妇调往邹平施医院开设医学堂,以解决医疗助手及护理人员缺乏的难题。开始招收当地有文化的青年进院,在接受基督教熏陶的同时,一边学习西医知识,一边从事助手、护理工作,培养医院所需的医护人员。这在滨州,开创了培养西医医务人员的先河,成为滨州首家医学教育机构,也成为滨州医学教育的最早源头。

为扩建医院,教会在邹平东门外强征土地。1900年,义和团起事,捣毁医院,英国教士30多人逃离邹平。1901年,义和团被镇压,传教士重返邹平再建医院,巴德顺任院长。设有病床10余张。另有传道员对病人进行传道。1903年,基督教英国浸礼会在中国开办的青州医学堂、与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在济南开办的华美医院附属医校合并,成立“山东共和医道学堂”,学制四年,在济南征地建校。新校舍建成之前,分别在邹平、青州、济南、沂州(临沂)设4个教学点。学生先在青州入学,一年内学完相关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轮流转往济南、邹平、沂州(临沂)教学点。学完计划内课程后,返回青州毕业。1915年邹平施医院全部迁往周村与其它诊所合并,更名为“复育医院”巴德顺返回青州任广德医院院长兼护校校长,1928年退休回国。

邹平教会医校为孕育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学校之一,齐鲁大学医学院现为山东大学西校区。如今,历经百年风雨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芳华依旧。

二、惠民南关医院:唯一沿用至今的百年医院

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2年,英国教会华北区主教甘霖利用“赔款”,在惠民县南关吴家胡同西首西侧购地进料,修建楼堂。教堂内设医院一处,此为西医西药传入惠民之始。

1919年,教会医院正式开诊,1932年取爱人如己”之意,命名为“如己医院”。首任院长为英籍人士杜裴迪。由于教会的不断兴盛和发展,教会医院也不断扩大和完善,除医院主楼之外,又相继建成了院长楼、大夫楼、护士楼以及部分附属建筑。他们采用体温表、血压计等医疗器械和取样化验来诊断病情,当县内人们不知道听诊器为何物时,如己医院已经引进了x光镜,进行人体透视。这些先进的医疗仪器和手段,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断肠痧俗称阑尾炎,一向被视为不治之症,而如己医院能轻而易举地将阑尾切除,数日即愈,永不复发。再如,顽疾杨梅病,如己医院为患者注射九一四或六零六,不多时日,血样即呈阴性。至于开展外伤截肢、肿瘤摘除等大型手术,在当时更为先进。医院还曾举行过医学知识展览,借以宣传教会医院和加强人们对西医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当时院内设有病床百余张,病房多为一二十人的大病房,虽无科室之分,但有男女之别。院内还建有当时先进的生活设施,如发电照明、自来水供应等。重病患者住院每日只收包干费五角,如需手术、拍片和服用贵重药品,再另行收费;不需要住院的病人就医时,只收一角钱的挂号费;教会内的工作人员及其子女就医一律免费。当时,每日的门诊病人在50到100人左右,医院的经费由教会拨付。

由于教会医疗机构医道高明,收费低廉,声誉越来越高。1928年,一个叫李树枫的医生瞅准了商机,在东门大街开办了一家私人西医院,名曰广德医院,口碑甚好,旋即又在大寺商场增设了转售西药的鲁北大药房,西医西药逐渐在全县普及开来。

李树枫(1887~1985)字丹庭,博兴县曹王镇唐家村人。1918年考入齐鲁大学医科;1925年毕业后,在青城开设“广德医院”。1928年去惠民城开设“广德医院”;1949年3月在惠民师范学校任校医。1953年5月到高青县人民医院任医师,直至去世。他不但医术较高,而且忠厚耿直,热爱祖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营救3名八路军干部。

1937年齐鲁大学医学博士张国士(辽宁新民县人)来到惠民城如己医院行医,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抗日战争爆发后,教会医院的医生冒着被枪毙的危险给中国军人治病。1940年冬天,八路军沙窝突围战,以几百人的力量冲破日军千余人的包围圈,创造了平原突围战的奇迹。一位八路军伤员在夜里被送到医院,值班医生护士一起把这个病人转移到牧师楼通往前排平房休息室的地道成功地进行了手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草野司令及伪武定道尹刘景尧带领日伪军强行占领了教会医院,做为司令部使用,并将外籍人员扣押后送往济南,教会医院被迫迁往他处,改名为武定道立医院。

1945年,随着惠民县城的解放,医院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在医院工作的中国籍医务人员集体参加了革命。1950年,英国教会医院成为渤海军区后勤部医院,以后又依次改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第八康复医院、惠民专区第二疗养院、惠民结核病防治所、惠民地区结核病防治医院。

惠民南关医院对于革命事业贡献很大,曾收治了大批华东部队的慢性伤病员和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志愿军受伤战士,时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肖华曾亲自到过医院慰问医生护士,“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曾经前来亲切慰问。目前,该医院建筑群是鲁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具有西洋风格的民国时期建筑,该医院是鲁北地区唯一沿用至今的百年医院山字楼为年轻医护人员和实习生的宿舍,两座牧师楼分别作为中心医院图书馆、资料室和热力公司办公室,院长楼是药剂科所在地,教堂成为了职工活动中心,平时作为理疗室,而平房则成了小卖部。

另外,姜楼镇姜楼天主教堂也设有修女楼和医院。修女楼在东院,主要是修女的住处,诊所、花厅等设施宝血会修女于1931年从美国请来,按规定活动于黄河以北的惠民县姜家楼、阳信县小刘家、滨县姜家等地区。宝血会修女的初学院设在惠民姜家楼,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办学校和开诊所。姜楼诊疗所建于1931年,有医务人员三名,1945年告歇。

三、北镇宏济医院:能开刀动手术的首家医院

北镇宏济医院是黄河三角洲上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能开刀动手术的现代化医院。

1904年,英国浸礼会以“救死扶伤、怜贫恤苦”的名义创建了北镇宏济医院,当时只开设门诊,只是一个特建的锁头皮形式的三间诊疗所,中间为药房,西间挂号、侯诊,东间看病。当时群众称之谓“洋药房”。其负责医生是山东浸礼会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洋大夫”杨东山(蒲台乔家庄人)等人。诊疗所虽然简陋,但在二十世纪初期,却是当时医院虽小,但相对中医来说,以其独特的医疗方法和新奇的疗效,令当地群众耳目一新。

1925在新建礼拜堂的北边,建起了正式医院,有了单独的挂号室、门诊室、药房、手术室、男女病房等。医院大门口赫然挂起了引人注目的“北镇基督教鸿济医院”的牌子(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成立后,改成“中华基督教会鸿济医院”)。这时杨老先生已年老退职,由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正式外科大夫于世民(青城人)任院长,周村浸礼会复育医院护士学校毕业的孙有道任护士,并招聘了部分医护人员。不久,又请了一位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霍秉三(沾化县富国镇东沙王庄人,1921年毕业,医学博士)大夫任副院长,周村复育医院护校毕业的孙贯一(博兴县人)担任医生。这时的鸿济医院已成为黄河三角州地区唯一能开刀动手术的正规医院。1927年,滨县、蒲台一带土匪四起,战祸颇多,不仅地方军队有伤员,而且有些平民百姓也常遭枪伤。为了适应当时急需,鸿济医院设置了病床,收治外伤病员,并实行收费治疗。医院从此开始了截肢、腹部手术。当时住院病人多时曾达40余人。随着西医西药的影响在不断扩大,是年,慈爱西药房在滨县城开业,股东王鹤亭,执诊西医张士详,这是滨县最早的一家西药房。1929年由胡明川(原滨县七区胡家堡人)继任院长。为适应医疗任务的需要,先后在当地招收了7名医药练习生,有彭方勤(现滨州市滨城区彭李人)、岳德成(高青县水牛李人),杜宪法(现滨州市滨城区,高杜人),段春之(高青县南段村人)、李长生(现东营市利津县人)、董振方(高青县人),郑书田(现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乡人)。他们一面跟随医师学习医疗技术,一面做些辅助工作。1930年,医院院长改由苏景洵(原滨县人)担任,主治医师除霍秉三外,又来了助产医生苏子侨(原滨县人)。次年,霍秉三调走,鲍作云(沾化县打磨李村人)医生来鸿济医院,他的哥哥鲍作舟医生后来有时也到鸿济医院帮忙。

1932年至1934年,医院已初具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大削弱,教会捐款也大为减少,英国传教士撤离北镇,鸿济医院自始至终从院长到医护人员都是当地人维持,给人民群众解除病痛,带来了极大方便,越办越红火,有病房8间,病床2530 张,手术室1间,门诊3间,院长办公室2间,医生办公室兼宿舍间,伙房2间,传达室2间,男女职工宿舍各3间。这时医护勤工人员已达到16人。门诊、病房都对外开放。每日门诊30多人次,住院病人也不少。不过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内科、儿科只能处理一般疾病,妇产科主要是接生和处理一般难产,外科主要是疮疖切开引流扩创等小手术,最大的手术为上下肢体截除。那时所用的西药全靠进口,价高且难买到,由于药品缺,因外伤感染、疮疖化脓感染中毒死亡者也不少,因无输液设备,死于脱水者也常有。当时医院的医疗器械也很少,只有骨锯、一般的手术刀、剪子、钳子、镊子之类。诊断只是靠听诊器、体温表,连血压表也没有。医院收费较高,一般病人住不起院,一些医生注意了中西医结合的学习与应用,把药物、针灸、按摩、体育疗法、偏方揉为一体,很多收到奇特疗效。医院服务范围很大,南到高青、博兴、广饶,北至利津、沾化等县。1934年2月,美国传教士斯道远在滨县城北姜家村(今秦董姜村)建教堂,并设立教会“若瑟医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医西药在滨州一带的传播。1938年秋,国民党韩复榘所属刘耀亭部队与北镇日军打了一仗,鸿医院医生杜宪法、彭方勤被刘部派人接到原滨县阎家区赵寺村,为受伤士兵医治伤痛。

1945年农历五月初一,北镇获得解放,鸿济医院停办,医疗设备,药品等于当时下午用车运往沾化县义和庄八路军渤海军区医院。解放战争时期,从华东各个战场撤退下来的伤员大都辗转转移到鸿济医院治疗。据说,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1947年夏天在南麻战役负伤后,就被博兴的担架队辗转转送到这里手术救治,伤好后归队。鸿济医院解散后,有的医生参加了八路军,有的医生在北镇开设了西药房或中药房,继续行医看病卖药。鸿济医院对西医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传播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沾化“桂林医院”沾化首家西医院

1899年,基督教从惠民南关传入沾化。1902年在富国镇打磨李建堂(1900年先在县城建堂),为沾化县基督教总堂口,由地方乡绅鲍凤阁主持。其子鲍作舟外出学医,1921年回乡行医,此为西医传入沾化之始。

鲍作舟(1889~1950),1921年在河北省枣强县萧张医院(英国基督教教会医院)医士学校毕业,到利津县东堤一带行医,医疗效果显著,四方求医者络绎而至,名声大噪,群众送“博士济众”金字大匾。1925年,回家乡开办“桂林医院”,不仅治疗流行病,且能在全麻下进行腹部和截肢等外科手术,又推行新法接生,名震乡里。1944年鲍作舟停办桂林医院,到八路军渤海军区四分区卫生所任军医,开办卫生训练班,讲授外科学,为人民军队培养出一批医务人员。1945年秋转业回地方,在沾化县富国医药合作社、群众医院(沾化县人民医院前身)任医师,1950年病故。沾化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928年春,边希珍、董洪涛等在县城西街关帝庙创办渤海施医院。后县政府接管,改称“民众医院”,这是沾化第二家西医院,进一步促进了西医西药在境内的传播。

边希珍(1882~1974),字聘卿。今富国镇胡家营村人。少年时期,受父母信基督教影响,热心慈善事业。1928年,希珍鉴于农村缺医少药,遂决心兴办医院。征得县政府支持后,邀请在外地从医的同乡好友董洪涛、边寿卿、边子万当医师,在沾城西关办起沾化县第一家医院,初名渤海施医院,后更名民众医院,边希珍任院长。医院能成功施行截肢、阑尾切除、破腹产等外科手术。除接受前来应诊的病人外,还经常出诊,到乡下给群众查病治病,宣传卫生防疫,开展新法接生;将本地传染病书写成传单到集市散发,宣传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使危及人们生命的霍乱、伤寒和疟疾大为减轻。1930年土匪徐三陷城,民众医院濒临倒闭。匪兵退后,边希珍多方奔走,争得资助,终使医院获得复苏和发展。1938年冬,日军侵占沾城,民众医院被迫停散。日伪县政府后来多次要边希珍把医院办下去,希珍执意不肯为日伪粉饰太平。1945年县境解放后,一直从事农业劳动,至92岁谢世。

1934年,崔级三在沾化县下洼创办科发医院,崔通中西医,治病主张二者汇通,对该地区中西医结合有一定的影响。1942年沾化县第一个医药合作社——群众医社,在义和庄成立。194610日,沾化县人民政府在富国村建立县医院,名群众医院,后迁址县城(今古城),称县卫生院,终更名沾化县人民医院。

五、博兴博爱医院:博兴首家西医院

1925年山东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生柳文波,在博兴城北关开设博爱医院。这是县内第一家西医院。

博爱医院也是博兴县经营西药的首家店铺,此后陈户、柳桥、龙河等地也有西药户开业。于是境内一度出现了批零兼备、中西并存、大中小店铺俱有的竞相发展的局面。1932年美国传教士在蒲台县高庙李村(现属博兴县庞家镇)所建的教堂内开设门诊,有一位美国籍的修女在此施药看病。1935年正式定名圣母医院。1943年停办。“圣母医院”牌匾目前仍在院子东南面,文字依稀可辨。1938年,日寇的铁蹄践踏博境,多数店铺倒闭歇业,少数开业店铺也惨淡经营,维持生计。同年秋,八路军挺进鲁北,创建渤海军区,为军需民用,对医药业实行扶持、利用、改造政策。1941年创建了县医院,1945年春,解放区民众集资办起了“大众药店”,医药合组商店在各区相继建立。1947年,土改运动全面展开,较大的药店多为殷实人家,阶级成分偏高,药铺也浮财论处,没收充公,后演变成区社医药部。

建国后,县人民医院及各区卫生所、药材公司相继成立,西医西药得到了广泛传播。

六、阳信小刘医院:阳信首家西医院

小刘天主教堂位于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小刘村,归属周村教区,始建于1916年,屡经扩建,规模逐步扩大。1927年,开设教会医院门诊,此为阳信首家西医院。1931年,由3名美国宝血会修女为主治医生,全部为西药。一年后改换中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

1936年,阳信第一个西医杨秀岩,在县城开设诊疗所,西医西药得到进一步传播。

据了解,由于小刘医院内有多种西药,抗日战争开始后,曾有乐陵地区的八路军伤员藏在此处治病。19393月,在豆腐店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民团团员邢明道被村民用门板抬着,送到教堂医院,医治无效,半月后身亡。1942年,德国籍谷神甫来到教堂。1943年春,七小队到教堂要求主教支援药品,主教慷慨赠送药品一宗。1943年,传教人员撤走,医院关闭。1945年秋,八路军野战医院住进教堂南北院,次年春野战医院四所迁走。阳信小刘天主堂历经百年,几经返修,如今仍然神韵犹存,为阳信县天主教的活动中心。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里,上述六大医院在介绍西医西药、培养西医和护理人才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都曾做过许许多多工作,并为无数病患者解除过痛苦或是挽救过生命,历史不能,也不会遗忘它们的!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