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Ta的文章 > 给老手艺留一片天地
给老手艺留一片天地
2017-06-28 00:00:00


 

    削竹片、卷竹篾、扎架、折油纸、粘花瓣……在老人娴熟的动作下,一盏精致的莲花灯完成,引得前来非遗馆的市民驻足围观。

    老人名叫王相华,今年67岁,家住惠民县淄角镇土户王村,是远近闻名的孙武莲花灯的手艺人。虽已年过花甲,但一提到花灯,老人就容光焕发。王相华6岁开始接触灯笼,1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灯笼制作“刚开始学习做花灯时兴奋好几天没睡着觉”王相华回忆说。

   “聚才气”、“聚人气”、同时又蕴含“吉祥如意”之意的孙武莲花灯严整秀丽,起初是官商一体的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后来,莲花灯逐渐走出地主庄园,由“大户灯”变成百姓共享的“喜庆灯”。与其它地方的莲花灯不同,惠民的孙武莲花灯花瓣朝下,独具审美价值,逢年过节,人们都会买来花灯装点节日气氛,深受百姓喜爱。

    王相华制作的花灯最小直径10厘米,大的有150厘米,甚至更大。风灯可随风升空,水灯可在水中行走,滚灯可在地上来回翻滚,而灯里的蜡烛照常燃烧,不受影响。他的莲花灯多次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展,早在1993年入选 “山东省民间美术展”,一举成名,受到了众多美术家和民俗专家的关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灯笼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花灯生意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面对家人的质疑和亲朋好友的不解,王相华却始终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文化,手工艺制品重新回归人们视野,王相华的莲花灯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受到广泛关注,越做越好。“现在想想,要不是当初坚持下来,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说到这里,王相华露出欣慰的笑容。

    滨州市非遗馆自建立之初,广泛面向民间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希望将民间传统手工艺保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当非遗馆的工作人员听闻王相华的莲花灯的手艺时,便上门走访。初见王相华,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淳朴憨厚。得知他们的来意后,王相华十分高兴地说;“我能在滨州非遗馆向市民展示制作莲花灯手艺,感到很高兴祖辈上留下的手艺不能丢,我希望能够一直保留下去”。并当场为工作人员制作了一盏莲花灯。正当工作人员准备接过时,王相华却表示需要重新为他们做一个,因为某个细节处不太完美,坚持要重新制作。非遗馆的工作人员对眼前王相华肃然起敬,虽然只是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体现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人尊敬。

开馆前20多天,王相华老人就来到非遗馆内做准备了。令我们惊喜的是,原来王相华的老伴也是传统的手艺人“织布这个手艺也是从老一辈一直传下来的。俺老头为莲花灯那么上心,也想为这些老手艺出自己的一份力!”王相华的老伴说。王相华又抢着非常感谢滨州非遗馆给了我们这样的民间老手艺人一片天地,能够向世人展示民间艺人们匠心独运的技艺,将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下正所谓,传统文化聚一堂,全家老少齐上阵。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