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范廷伟 范廷伟,邹平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邹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文集《故乡的笛手》,杂文集《蒺藜花开》,散文集《故乡与往事》《行走的故乡》《乡村,一份永远的牵挂》等。2015年9月,《故乡与往事》获邹平县第三届“范公文化奖”;2015年10月,入选第三批“齐鲁文化之星”。

Ta的文章 > 母校,塑造我灵魂的一方圣土
母校,塑造我灵魂的一方圣土
2017-02-21 00:00:00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这是诗人贺敬之在其诗作《回延安》中的第一句。这是当我接到我的恩师、邹平县魏桥中学李玉明校长希望我们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的那个电话后,怀着无比激动、愧疚、甚至说忐忑不安的心情,即将于一九八七年毕业后,第一次迈入我日思夜想的母校——魏桥中学那一刻的最真实的感受。

记得一九八七年的那个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我们,从迈出魏桥中学校门的一刹那,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读书岁月及青春年华,已经永远定格在了这方书声琅琅的圣洁之地。此时,滚烫的心底,虽然尚有诸多对朝夕相伴的同窗好友,也有对慈祥如父的恩师们的恋恋不舍,但“老年人爱怀旧,年轻人爱憧憬”的至理名言,毫无疑问地在我们这帮不谙世事的学生身上体现着。在校门口的大路上,我们拉长嗓音,一声声地向母校告别着,一次次和学友们拥抱着,然后我们骑着自行车向四面八方飞驰着。有首“条条大路通罗马,最近的那条最成功,出人头地我雄心在,大款富豪不是天生”的歌,就是我们那一时刻的憧憬与梦想。青春飞扬的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期盼,一路哼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畅想在阳光明媚的真纯年代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离开了魏桥中学的我们,像一叶叶浮萍在社会上飘荡着,昔日的同窗好友,有极个别的幸运儿,升入大专院校后开始了崭新的人生,而大多数家居农村的同学呢,有的经商、有的务工、有的养殖、有的种田,有的参军,他们沉浸于繁杂的社会里,劳碌俗世,奔波人生。偶尔的几个同学聚会时,多是忆起青葱岁月里的美好往事:碧草青青的校园广场,杨柳依依的林荫大道,老师们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相互取笑的桩桩糗事……还有历经过的春晓之月皓,夏夜之蛙鸣,红霜之叶落,冬暮之雪轻。那时的校园四季,质朴简洁,却也如诗如画,发生在这里的一切的一切,经过了二十五年的沉淀、发酵,都是真藏实窖,杯酒如金。所以,当接到李玉明校长电话的那刻起,我的心又飞回到了昔日美好的校园时光。

初进门看到高高耸立着的超越楼,是一座教学楼,楼顶上出自于《论语》的那条校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感觉到一种儒家文化中“以仁立人”的浓厚气息,立即扑面而来,宽敞的校园,整洁的教室,鲜艳的花朵,美丽的笑脸,清新的空气,阳光的学子,尚学的氛围……所有的这些,怎能不令重返母校的学子们赏心悦目,感慨万千呢?这里曾是中苏友好年代修建的魏桥中学办公室。遥想自一九五二年起,魏桥中学前身的齐东中学,荒野始辟,众多教职员工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踔厉奋发,广育人才,为科教兴国、民族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由此,我不难想象到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曾经提到的:“看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以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为人师表者的这种精气神,实在令我辈对魏桥中学的始创者们充满了向往与景仰。

在这座苏式建筑的办公室里,教授过我的老师们,曾经和我一次次促膝谈心,畅谈未来,我也曾斗胆借阅过语文老师们自己订阅的《名作欣赏》以及《文学遗产》等刊物。在语文教研室,我们班的课代表出过自己的油印小报《春草》,一篇篇幼稚中不乏灵动、质朴中不乏智慧的作文中,散发着那种油墨里独有的香气,勾起了我们对于写作的种种乐趣。在这里,才高丰厚、文质彬彬的李玉明老师,即兴给我写下一首“打油诗”:“生活就要细思量,莫用舌头论短长。成功就要多努力,认准不要再彷徨。凡事都要认真做,只有这样才变强。人生只有加把劲,前途就会放光芒。”临毕业那年,我们才懂得了李老师他们那种“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的豪情壮志。至今,我与他们那些亦师亦友的交往,仍然似芳醇佳酿般地回味在我的心间。

超越楼东侧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德馨楼。魏桥中学六十年风雨兼程,砥砺耕耘;六十年撷英育蕊,春华秋实。为人作嫁、甘为人梯的教师们,好似濂溪称净植,不随残叶堕塞塘,正是由于他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乐教,这所积淀着厚重人文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普通中学,才得以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栋梁之才。德馨楼的原址,曾经是我们孜孜求学的简陋教室。在这里,多少个晨曦与暗夜,多少回春播与秋收,多少次焦急与欢乐,多少次忧思与欢畅,都汇聚在那首代表着同学们强烈心声的名为《我多想唱》的歌里。当然,还有诸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兰花草》《莫让年华付水流》等。我们的思想在这里得以张扬,我们的理想在这里得以放飞,我们的灵魂在这里得以塑造。

东西走向的“恒志路”,南北走向的“弘毅路”、“尚学路”,横平竖直的条条大道,却深深蕴含着“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的无尽哲理。超越楼、创新楼、艺璟楼等,皆环绕于德馨楼的前后左右,这里“春兮物华初生,秋兮木叶斑斓”,尚学路东侧的前后顺序,为李玉明校长亲自命名的雅淑苑、尚君居,即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据一直陪同我们的学校办公室苏主任介绍,每间宿舍,都配备独立的洗刷间,这在邹平县境内的所有高中里,居住条件是最好的。我记得,当年我们宿舍内有近二、三百人集体居住,睡的是一眼就望到头的大通铺,在冬无暖气,冷风刺骨的条件下,同学们仍然寒窗苦读,勤学不辍。我期待着魏中的学子们都像《魏桥中学赋》中所写的那样“雅淑苑,慧兮淑女,优雅温婉;尚君居,骄兮孺子,风度翩翩。”

学校的最西侧,是崭新的塑胶体育场,身着统一校服的同学们,正喊着整齐划一的号子跑步,还有零星的同学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健身运动。学校的设施、学校的环境、学校的资源等,与我们当年在魏桥高中就读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春风骤起,风沙弥漫;烈日骄阳,大汗淋漓;同学们在张秀吉、张承来、朱望东、孟庆春等体育老师的严格指导和教诲下,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终于拼出了自己的最大实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看到学校院墙上醒目的励志之语:“锻炼意志,强健体魄,相信自我,永不言败”,我想起了那位主张内外兼修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原先所说的“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在培养“人格健全,特长明星,自信向上的幸福学子”的目标下,魏桥中学已有众多考生进入了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

漫步于魏桥中学风光秀美,花香四溢的洁净校园,我禁不住抚今追昔,感怀忆旧。六十年的磨砺,六十年的沉淀,六十年的岁月,一路见证了魏桥中学的辉煌与灿烂。正是有了一支痒序播德,炳若丹青的教师队伍,正是他们完全具备了那种“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的尚学心态,才真正营造出了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才真正建构起了心齐、风清、气顺、劲足的和谐校园,才培养出了无以计数的众多将军、医生、部长、作家、企业家、银行家、建筑家……还有那些“时光似水忆往昔六十载风雨同舟路,岁月如歌看今朝魏中人正谱新篇章”;“青山碧水深情款款笑迎魏中才俊,贤徒恩师喜气洋洋共庆母校辉煌”;“师恩浩荡不忘书山岁月,学子情深永怀花样年华”的校庆横幅,彰显着无数魏中人踔厉风发,奋击双棹的毅力和决心。

莫说前头风光好,且留佳句须未吟。虽说只有短暂三年的宝贵时光,我却在魏桥中学完成了塑造灵魂的整个过程,老师们一直教育我先做人,后作文,做好人,写好文;一直在给我灌输“读书不多,则画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的道理。追思怀远,感恩母校,在庆祝母校六十华诞的这个时刻,对于她,我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波;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