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大平原(三百二十)|千年沧桑话古城 2023-04-30 20:15:17

千年沧桑话古城

文/邢雁捷


秋高气爽,站在教学楼上凭栏远眺,尽收眼底的是灰墙碧瓦、气势恢宏的无棣古城。古城四周,护城河波光粼粼,静静环绕。河两岸垂柳依依,绿影婆娑。高大的古城四门巍峨耸立,沐浴着阳光,拱卫着古城。城内,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建筑,似乎在默默无言中讲述着无棣古城的历史。


悠久的古城历史 

公元前656年,强大的齐国大军在齐桓公率领下,远攻楚国。惊慌失措的楚王急命使臣拜见齐王,问道:“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齐国宰相管仲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列举了齐国远征伐楚的理由,说到周王分封给齐国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这段历史,出自《左传·齐桓公伐楚》,是无棣作为地名在历史典籍中的最早记录。 

我的家乡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扼守山东北大门,紧邻河北沧州市。春秋时为齐国北疆无棣邑,因地处渤海西南岸,兼具渔盐两大优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故有“齐燕要津”之称。无棣古城,即在此时奠定雏形。公元586年,隋开皇6年,隋文帝杨坚设立无棣县,无棣古城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无棣古城达到鼎盛。 

无棣古城地势较高,像一头巨大的牤牛卧在地上,俗称“卧牛城”。 《无棣县志》(民国14年版)记载:“古城周长九百九十九步,高二丈阔五尺,有四门。”城墙采用夯土筑成,城内商肆云集,城外水系相连,始建于唐代的海丰塔、大觉寺,宋代工部尚书李之纯的书院“真味堂”、明清县衙、明清时期官宦府邸的典型代表吴式芬故居等人文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汇聚了鲁北地区的多元文化,有“观一城而知鲁北全貌”的美誉。[1] 

古城四门,饱含寓意。东门 “宜春”,为百姓进出之门。春是四季之首,一年之计在于春。东为四方之首,是朝阳升起的方向。百姓由宜春门入,寓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2] 

南门 “迎恩”,是官员入城之门(图1)。迎恩,顾名思义,为迎接皇恩,跪接圣旨,迎接钦差大臣必经之门,因为是政要人物所走,故在四门中最为尊贵,寓意“皇恩浩荡,叩迎雨露”。[3] 

图1:迎恩门 

西门 “通衢”,为官员出城之门与商贾来往之门。朝中官员、上司长官由南门入,由西门出。而在平常,此门由商贾进出,寓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4] 

北门 “镇海”,是军队出入的大门。军队出征,地方长官都在这里践行。又因为无棣北部就是渤海,常有风暴潮灾,故以此门来镇压,所以北门寓意“镇抚靖化,一方平安”。[5] 

明代的四门城楼上,还各有一个匾额,分别是“东望蓬莱”“西拱神京”“南宗岱岳”“北镇沧溟”。

历经千年风雨,无棣古城很多古建筑遭到破坏,能够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主要有唐塔塔基、明清县衙、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式芬的故居和湖广总督张映汉的故居及其它零星明清建筑。

2010年,无棣县按照明清时代的规制,开始全面实施无棣古城恢复重建项目。2018年,无棣古城恢复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无棣古城得以重放异彩。而这就是我每天站在教学楼上可以看到的无棣古城。


众多的古城遗迹

无棣古城中,历史遗迹众多,它们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千年历史。

大觉寺和海丰塔。古城遗迹中,首推大觉寺和海丰塔。“笔锋秀出郁人文,形式平将燕塔分。欲抉天章题碧落,凌空一管扫烟云。”这首诗载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修的《无棣县志》,是“无棣古八景”之一的“丛林塔影”图画后的配诗,描绘的是大觉寺(图2,大觉寺山门与海丰塔)的景象。[6] 

图2:大觉寺山门 

大觉寺位于古城东南,本名为“普照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由唐太宗李世民敕令建立,尉迟恭监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大觉寺”。[7]大觉寺占地二十余亩,寺内大殿雄伟高大,松柏映照,花草繁茂。最大的大雄宝殿立于高台之上,供奉三方佛——娑婆世界教主释迦摩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另外还有四座偏殿,分别供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歇脚殿)、普贤菩萨(大行殿)。[8] 

与全国各地其它寺院不同的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大殿并不叫“文殊菩萨殿”,而被称作“歇脚殿”,这源于大觉寺由来的传说。相传,文殊菩萨从五台山到东海,向龙王借法宝清凉石,回五台山途中路过无棣,降下云头歇脚,感觉此地和风微抚,丽日映照,感叹这里是佛家胜地,就将佛祖舍利子置于歇脚处的土中,以感念佛祖之恩德。贞观年间,这个传说传至长安,唐太宗派尉迟恭为督办,在无棣修建起十三级宝塔,名为“普照寺舍利子宝塔”。明清时代,无棣县更名海丰县,此塔更名为“海丰塔”。 [9]海丰塔历经千余年,清朝经历两次大的地震灾害,塔身毁坏。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残塔拆除,塔基封存。1991年,无棣县在原塔基北50米重建海丰塔,新塔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无棣乡贤张镈先生设计。

无棣老县衙。无棣老县衙位于镇海门以里东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后多次重修,历经多次战火和几百年风雨后,仅保存下来的县衙二堂,是鲁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县衙建筑。县衙二堂前有一县衙初建时栽下的古槐,历经600多年风雨仍枝繁叶茂,被誉为“听堂老人”。[10]现在整修一新的无棣老县衙按照明清时代规制恢复建设,包括县衙大堂、二堂、土地祠、户房、刑房、旌善亭、申明亭等众多建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式芬故居位于南门里西侧,旧称“尚书第”,是古城中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是明代官宦府邸的典型代表。这座占地7000平方米的吴氏大宅中,走出了9位进士、20个举人,其中包括清代著名法学家、吏部尚书吴绍诗和他的两个儿子,同为法学家的吴垣、吴坛,著名金石学家吴式芬,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河南巡抚、光禄大夫吴重憙等历史名人。吴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从清朝顺治年间一直延续到宣统年间,贯穿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与诸城刘氏家族(刘统勋、刘墉父子)、临朐冯氏家族、日照丁氏家族、龙口丁氏家族、临沂庄氏家族并称为“明清两代山东六大仕宦家族”。[11]故居分南北两院,包括宝砚堂、仪仗厅、西花园等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故居东南角的房子是吴氏家族的南账房,原为明朝户部尚书王佐所有。王佐在土木堡为保护明英宗去世,后来,这所房子由吴氏家族第一个进士吴自肃购得。这所建于1441年的建筑,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吴氏芬故居中多个厅堂门前都有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化名人为吴氏家族题写的楹联、牌匾,包括于敏忠、许瀚、陈介祺(图:10:宝砚堂牌匾、楹联,吴式芬曾收藏苏东坡使用过的砚台“雪堂宝砚”,非常喜爱,所以书斋号为“宝砚堂”)、何绍基、王懿荣、郑板桥、左宗棠等。现在的吴式芬纪念馆展厅中,陈列着吴式芬书稿、吴式芬殿试科考的殿试卷影印件(原件收藏于无棣县文物管理局)等展品。

图3:吴式芬故居鸟瞰图 

冯安邦故居。冯安邦将军出生于无棣县信阳镇张辛店村,国民党陆军42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娘子关战役、忻口会战等100余场重要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前线主要指挥官之一。战前,他写下“抬着棺材上战场,义无反顾赴国殇。我不敢死谁干死,誓死保卫台儿庄!”的“绝命诗”。战争最危急时刻,他亲率敢死队,与日寇展开激烈巷战,为台儿庄战役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938年,在转战襄阳时,冯安邦将军遭遇日寇飞机轰炸,壮烈殉国。将军去世后,家中竟无钱安葬。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追授其为陆军上将,发治丧费一万元,照上将阵亡抚恤。[12]2012年,冯安邦名列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冯安邦故居紧邻吴式芬故居,在吴宅北面。故居院内有冯安邦将军半身汉白玉雕像,雕像底座上有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题写的“冯安邦将军”五个楷书大字。故居正堂是冯安邦纪念馆,牌匾由美中文化艺术交流会会长爱新觉罗·恒懿题写。馆内展出了冯安邦将军的印章、诗稿,蒋介石、李宗仁等发给冯安邦的电报、手令,国民政府对冯安邦的褒奖令等。

此外,古城历史遗迹还有清代湖广总督张映汉故居、清初吏部侍郎王清故居等遗迹。


厚重的古城人文

风景如画的无棣古城,也是一方人杰地灵的文化沃土,这里滋养了多少文人骚客、官宦达人、爱国英雄。一位位熠熠闪光的人物,共同点亮了无棣古城厚重文化的灿烂星空。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作者李之仪。李之仪,北宋沧州无棣人,今无棣县信阳镇李通判村人。他曾任原州通判,所以他出生的村庄更名为李通判村。李之仪身为苏轼门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他才华横溢,诗文俱工,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李之仪的诗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即景生情,借水言情,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人们常把他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并提,赞扬其文学成就。他的作品《姑溪居士文集》更是入载《四库全书》。[政协无棣县委员会:《宋代词人李之仪》,(中国文化出版社)]

杨巍,明朝吏部尚书、荣禄大夫,三朝重臣,与同为无棣人的户部尚书王佐(在土木堡保护明英宗而死)、兵部侍郎谷中虚(曾代理兵部尚书)并称“一朝同乡三尚书”,无棣民间称其为“杨天官”。他曾以守为战,巩固京师西北边防,又曾奉旨带兵攻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明朝倚重的肱股之臣,百姓赞颂的好天官。杨巍不仅仕途通达,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他是明代古谈诗派代表人物,被称“思沉而致远,非唐人不能道”。他的诗作,同样收入《四库全书》。这样一代名臣,能文能武,既能为国事操劳,又能吟诗作赋,令人赞叹。[13] 

千百年来,无棣涌现出了多个经久不衰的大家族,他们不仅对当时的政坛产生极大的影响,还以其厚重家风、等身巨著、历史功绩,推动无棣古城发展,使小小的无棣古城蜚声全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吴氏家族。

海丰吴氏家族是清代山东的大家族,自顺治年间开枝散叶,直到宣统末期,已如同一棵参天古木,经久不衰。吴氏家族共有41人出仕,其中3人位居一品,1人官居二品,2人官居四品。[14]吴氏家族不仅在仕途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在诗文、律法、金石、藏书等方面硕果累累。不但如此,家族对其家风的传承非常重视,历代先人皆要求子孙“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吴氏家族十世祖吴永孕,轻财好施,不受名利羁绊,他时刻教育子女要修身立德,生活节俭。吴永孕学识渊博,但在仕途上无大成就,他潜心教导子女,常说:“犯而不校,圣贤之学,吾自号耐翁所以志也。”他虽然生活贫困,但时常为人排忧解难,崇祯年间,无棣遭遇饥荒,吴永孕与夫人吃糠咽菜,尚不能饱,却救济四方,得到城内百姓尊敬。在他去世后,人们奔走呼号,皆大哭:“善人亡矣!”

真正令吴家创造辉煌,开始成为全国著名仕宦家族的人物,是吴永孕的曾孙,被誉为“明敏司寇,乾隆肱骨”的吴绍诗。吴绍诗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官至江西巡抚、吏部侍郎,加尚书衔。他参编了《大清律例》,并手撰名例二卷,提纲挈领。吴氏家族的鼎盛双璧吴垣、吴坛兄弟,继承发扬了吴氏家学,也在政坛上延续了父辈的荣耀,他们勤勤恳恳为民谋福,坚守“事上接下敬事爱民之道”,双双卒于任上。他们将学识、家风传承后人,使吴家迎来了“尚书门第”、“贤宦世家”的鼎盛时代。吴坛著有《大清律例通考》,在清代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该时期杰出的律学成果[15]。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吴式芬,是吴坛的曾孙,也是带领吴家成为文化望族的文化宗师。他醉心于金石学,遍访山水名胜,搜集金石器物,著有《金石汇目分编》《捃古录金文》等金石学著作。[16]同时,吴式芬在藏书刻书、封泥学、书法、诗词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与另一金石学家陈介祺合著封泥学研究最早的一部专著《封泥考略》,开创封泥学研究的先河。《封泥考略》全书收录秦汉私封泥841枚,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艺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此同时,他还与许瀚、何绍基、叶东卿、龚自珍等名家交游,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16]吴式芬为官二十载,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有贤宦之称。他二十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爱民奉公,广受称颂。

吴氏家族最后的辉煌吴重憙,是晚清重臣,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爱国志士。他继承其父吴式芬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晚清时期的一代名臣。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列强瓜分的狂潮中,吴重憙作为众多有识之士之一,开始寻找救国之路。其中,他有三大名扬千古,为后世造福的贡献:一是1902年12月,收回中国电报总局;二是深感外国修筑中国铁路之害,屡次上书,最终夺回京汉铁路的管理权;三是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红十字会——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他为官四十余年,在政坛上赫赫有名,同时又有一腔爱国热血,令人心生赞叹。[17]清朝灭亡后,他拒绝称帝的袁世凯的邀请,在天津寓所专心致志编辑吴氏家族的文稿,分为《吴氏诗存》《吴氏文存》《吴氏试艺》《吴氏世德录》四部,号称“小四库全书”。这些宝贵图书,现在大部分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

吴氏家族在几百年的岁月中,坚守家风,为政清廉,宣扬文化,打破了古往今来“官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成为山东著名仕宦家族中的常青树。

与吴氏家族齐名,同时在无棣古城也是对门邻居的张氏家族,同样也创造了辉煌。张氏家族同吴氏家族一样,高度重视文化教育,通过科考入仕,共考中进士11名、举人21名,不仅有湖广总督张映汉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有张衍重、张衍蕙等在诗词、绘画方面的杰出艺术人才。张氏家族的女婿中,也个个人才辈出。整个清朝,能够在去世后被皇帝御赐“文正”谥号的仅有8人。而张氏家族的女婿中就有两个,一位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杜受田,另一位是晚晴主战派领袖李鸿藻。这在全国众多大家族中绝无仅有!

此外,无棣名门望族中还有南关王氏家族(清初吏部侍郎王清家族)、城里张氏家族(河南布政使张震、山东督军张树元家族)等。

在现当代,无棣也是名人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前文提到的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镈先生。张镈先生是人民大会堂、友谊宾馆、民族文化宫、新侨饭店等著名建筑的设计师,享誉海内外。他对家乡情深意重,晚年多次回到家乡,义务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逝世后,他的骨灰安葬在无棣,了却了一位无棣赤子叶落归根的夙愿。张镈大师的亲侄子、著名科学家、2013全国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张存浩先生也是无棣人的骄傲。与张镈大师一样,这位著名科学家同样对家乡饱含深情。

无棣古城,经历了千年历史,积淀了厚重文化,滋养了无数人才。今天,无棣古城焕发出新的光彩,她的厚重历史、璀璨人文将激励着新时代的无棣人高歌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附录: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历史书籍。进入高中以来,时间对于我变得十分宝贵。心中怀揣着一份梦想,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进入更高的知识殿堂。这次由北大历史系主办的“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是我的一次机遇,同样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产生了一股拼劲儿。我想要挑战一下,为以后的高考铺一级靠近梦想的台阶。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县城,从前,我总觉得家乡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什么厚重文化,我向往的是那些大城市和名山大川。直到近几年,家乡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开始重建,重现昔日辉煌,我才认识到:原来我的家乡竟有如此之美景,如此厚重之文化!在进入古城观光之后,我深深地被这座古城吸引,迫切地想要搜集各种资料,探究古城文化。于是,在这次的写作中,我将主题确定为城市村落的变迁——讲述家乡无棣古城的故事。

这些天,我主要通过搜集研究历史资料,请教专家老师,深入实地探寻,听取讲解员讲述等途径来帮助完成这次写作。

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四本书——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亚非教授所著的《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2009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任连巨、苏银东编著的《无棣古城》(2014年9月,黄河出版社出版)、于长銮编著的《冯安邦将军》(2008年4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郭云鹰主编的《无棣大觉寺》(2007年5月编印)。这几本书记载了大量有关无棣古城的历史资料,使我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此外,我还涉猎了《宋代词人李之仪》(政协无棣县委员会: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禹贡碣石考》(徐景江、郭云鹰编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等研究无棣地方文化的书籍。

在第一手资料的梳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疑难问题,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当地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等方式解疑释惑。我县研究无棣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在碣石文化研究方面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郭云鹰爷爷、于长銮爷爷、刘玉文爷爷,任连巨伯伯、徐景江伯伯等前辈的研究成果给了我很大帮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景江伯伯、县文联主席徐沛琦阿姨等都给予我热情的鼓励。我的班主任季长月老师、历史老师王静老师几次给我修改稿子,提出指导意见。与此同时,我的父母也大力支持我参赛,帮我收集、整理资料。

在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同时,爸爸还陪我多次实地进入古城,游览吴式芬故居,探求清代著名仕宦家族的府邸;瞻仰冯安邦故居,凭吊抗日英烈;参观大觉寺,登巍巍宝塔,听声声佛号。在参观名胜古迹过程中,我认真听讲解员讲述那些历史故事、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等,进一步加深了对无棣古城的了解。了解越深入,我对古城越热爱。国庆假期中,我担任了古城旅游志愿服务者,引领并向游客介绍古城旅游景点,推介古城“书香阁”收藏的书籍,亲身参与到促进古城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中。

这些活动,让我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家乡无棣古城是这样美丽,家乡文化是这样深厚!想到纳兰性德的诗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终于也懂了纳兰性德的乡愁。家乡的美,家乡的情,家乡的一切是多么让人眷恋啊!在当今时代,我们走遍祖国的大好山河,应该从自己的家乡起步;热爱伟大的祖国,应该首先热爱可爱的家乡。爱家乡,就应该从认真探索家乡文化,了解家乡往事开始!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深热爱的家乡。

参考文献: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29页。

[2][3][4][5]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29-31页。

[6]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22页。

[7] 郭云鹰主编《无棣大觉寺》,第28页,于长銮《大觉寺与海丰塔》。

[8] 郭云鹰主编《无棣大觉寺》,徐景江、徐红霞《“千年古刹”大觉寺导游词》

[9]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18-23页。

[10]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32页。

[11]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57-58页。

[12] 于长銮编著《冯安邦将军》。

[13] 任连巨 苏银东编著《无棣古城》第94、96、97页。

[14] 朱亚非编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第165页。

[15] 朱亚非编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第165页;孙才顺、韩荣钧编著《清代海丰吴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12月出版),第67页。

[16] 朱亚非编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第165页。

[17] 朱亚非编著《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第203-209页。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