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内容正文

大平原(三百二十)|读书真好 2023-04-24 21:18:57

读书真好

文/郭云鹰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一旦掌握了雄厚的知识,就像插了翅膀,读书真好!

半个世纪以前,战争硝烟刚刚熄灭、新中国刚刚建立、帝国主义封锁、“北极熊”逼债、三年自然灾害、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社会主义道路还在艰辛的探索之中。学校没有读书声、工厂没有机器鸣、田野没有稻谷香、宿舍点不起煤油灯、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挨批斗的戴高帽子、还画上小眼镜,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四个字——“读书无用”,举目一片凋零。

1966年,我十二周岁,“三观”还没确立,觉得世界一片茫然。就在彷徨之时,我的生涯中出现了第一个契机和转折,我有幸结识了国画大师陈维信先生,他是在那个特殊年代,被砸烂“狗头”,滚回老家的“反动学术权威”,是大学问家。我被他的渊博知识折服了,被他的高超绘画艺术迷住了,当然,也对他在艺术高峰时期,被贬下放而不理解、鸣不平。于是,我在他艺术熏陶与启蒙下,迷上了读书与绘画,没有笔墨纸张,就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制作,用锅底灰当墨、用树叶花草当颜料、用秫秸、棉花团当毛笔、用青石板、白灰墙当画纸,有时也在地上用火把棍子划拉,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在十里八乡有了小名气。记得,我临摹了一幅站在礁石上,面对大海的雄鹰图,是为陈维信先生鸣冤叫屈的,并赋小诗一首:“鹰本飞舞长空游,而今落海独自愁。面对烟波浩渺水,哪日腾空环宇宙。”贴在校园里,引起小伙伴们的一片喝彩声。乡亲们都钦佩陈维信先生的才学、挑着大拇指称赞他,用家乡话说,陈维信是大先生、是大才,是在书房里念书念出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由此,小小年纪的我,心目中有了第一个十分崇拜的偶像,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真好!

我也想读书,可是当时学校经常停课,教师大都下放回家,没有图书馆、阅览室,社会上,也因“破四旧”,而毁掉了若干书籍,家里家外也没有书读啊。于是,我就去听书,每天晚上挤到能说会道的老先生那里,听讲古老的传说和故事,由于舍不得点灯,所以俗称听“瞎话”,每天都熬到半夜多;我也多次听过说评书、大鼓书和夯歌,并记下了许多笔记和夯歌歌词,从中获取知识,到现在,鲁北夯歌《正月里来正月正》《小老鼠告状》等,我还能倒背如流。

我到旧书摊去“蹭书”。每逢大集日,我是常客,蹲在旧书摊前,如饥似渴地翻阅,时间长了,光看不买,被业主撵来撵去,光吃白眼,好在有“阿Q精神”支撑,怒怼曰:“有钱的拿钱,没钱的俺就帮你围个人场吧!”

我到小朋友那里去借书、抄书。读的最多的是小人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刘流的《烈火金刚》、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我读过;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母亲》、蒲松龄老先生的几篇《聊斋》故事我读过;一些不知作者名字、不知书名的书我读过,没有封面封底的书我读过,纸张泛黄、残缺不全的书我也读过,书虽破仍乐此不疲、津津有味。书不全但开卷有益、孜孜不倦。

我把翻阅旧报纸、抄写大字报当成是一种读书的极好手段。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我经常串门寻找旧的报纸,特别喜欢邻居家为娶新娘、置洞房,用新买的旧报纸糊的墙,我爬到上面去看,从中获得一鳞半爪。当然,一个臭烘烘、脏兮兮的浑小子,踩着新被子、新褥子,在上面爬上爬下,没少惹主人的训斥。好在,农村办喜事,图个吉利,喜欢人多热闹,主家大都不会真赶跑我,碰上脾气好的,还弄块糖吃。在我脑海里,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抄大字报,一次在无棣古城通往县一中的十字大街上,有一排排用炕席扎成的大字报栏,其中一张是批判一位赵姓老师 ,借描写三年自然灾害攻击社会制度的大字报,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原文是:“婴儿要吃奶,奶汁何处来。清汤煮野菜,白骨满世界。”文有配图,是一只肥头大耳的猫头鹰,站在枯木枝干上,下面满是白骨累累,相当恶毒。当时年轻,脑瓜里像是有一台照相机,过目不忘,现在不行了,老眼昏花,旧事忘不了、新事记不住、躺下睡不着、站着打呼噜。记性特好,这是年轻人的优势,要珍惜人生中读书最为宝贵的时期,要懂的——读书真好!

为了多读点书,我借过、我听过、我抄过、我蹭过,我遭过白眼挨过嗔,我没锥刺股,也没头悬梁,但我捡过报纸爬过墙。如此磨难,用陆游的话描述:“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为读书,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寝不安席、欲哭无泪;尝尽了人间冷暖,历尽了千辛万苦,多么渴望,趁年轻,多读点书。

机会终于来了,1977年,我二十三周岁,正值年富力强。那年冬天暖烘烘的,是个暖冬,因为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关闭十多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敞开,全国五百七十万考生用激情和渴望驱散了寒冬。我高兴极了,到处搜集资料,准备高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上大学读书,好像天上掉馅饼,这是做梦都不敢想,求之不得的极好时机,多少年来的夙愿,终于就要实现了……但是,最终,我没有去考,连名也没去报,不是条件不够,而是因为我知道,我们家当时的生活条件,是负担不起一名全日制大学生的。一连几天,我躺在炕上,瞪着眼睛数檩条,数完了檩条,数苇笣……正是:一腔热血付东流,鸿雁南飞不回头,书有余香空对月,惆怅难耐守空楼。那段时间,我沮丧,沮丧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我麻木,麻木得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哥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好事者悄悄地问我,你这么爱读书,考上大学了吗?我只能弱弱地回一句:“不知道……”假装不知道恢复高考,直到如今,我还是这样回答。当我看到同伴们从大学里寄来的信,洋洋洒洒。看到照片背景上的大学校园,羡慕极了,心中不由得念叨,读书真好!

1984年,我三十周岁了,全国机构改革,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需要年轻化,知识化,尤其强调知识化,已参加工作的我,报名成人高考,并已高分录取,带薪脱产学习。与此同时,由于我是高中毕业生,已属“高学历”了,组织部门拟任我为科级干部人选,这也是我人生当中最难得的机会。面对是做官,还是读书,我陷入了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而构成的“二难推理”之中。领导专门找我谈话,征求意见,我以为,马有千里之程,不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不学不能自通。期盼多年的读书机会,岂能错过。所以,我毅然放弃了被组织提拔重用的机会,克服而立之年、家庭负担重等困难,去读书,脱产二年专科学习。对此,有的人不理解,还有的冷嘲热讽。不与夏虫说冰、不与牛儿弹筝;不与凡夫语道、不与老鼠说猫;不与井蛙语海、不与臭小子谈帅,这些不知哪位高人的话,正合我意。总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读书如同我心头的挂念,万里风云三尺剑,斩不断永久的思念。

我读的是广播电视大学,国家高等大学的知名教授线上教学,渊博的知识,如同高山流水,穿越时空障碍、翻过万水千山,冲破电视机荧屏的阻碍,带着迷人的芳香,溅起一朵朵浪花,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那种滋味,美极了。久旱逢甘露、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读书真的好!

“相逢是首歌”,1996年,我四十二周岁,组织上安排我来无棣工作,回到了我童年生活的地方。与有山有水的故土相逢、与儿时“顽童”相逢、与天赐良缘的小友相逢、与历史悠久、人才济济的无棣相逢,分外高兴。我暗下决心,读好人生这本书,唱好“相逢”这首歌,“相逢是春天的海,相逢是绿色的河,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心儿是年轻的太阳,坚定又执着……”

我热爱我的工作,在无棣,我曾长期主政思想意识形态及文化宣传工作,真是天赐良机、如鱼得水,从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和知识。我时刻用我国首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话“人生能有几次搏”,来激励自己。我遵循“虚事实做”“学以致用”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与弘扬历史文化。这才有了大觉寺的复建与扩建工程、有了碣石山的复名与开发、有了无棣古城开发的前期与序幕、有了全县全域旅游的雏形与初步框架等等。并且,也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齐鲁文史》刊登的《曹操观沧在无棣》;有了《人民日报》“神州”栏目“碣石山在哪里”和“大地”栏目《走近碣石山》;有了济南出版社《禹贡碣石山》、人民出版社《禹贡碣石考》;有了《大众日报》的《大宋三藏·无棣道圆》等一系列中央及省、市报刊文章和书籍的发表与出版,还有之后的《鹰的故事》《郭云鹰国画精品选》《鲁北童趣》《磨难与辉煌》画集等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己人生这首歌,由于读了好多书籍、知识积累较为多的缘故,自我感觉唱的还可以,是我人生中唱得最为满意的一首歌。实践证明,读书真的很好!

读书要用脑、要思考、要学会鉴别、分析。“庙堂里不一定都是神,坟墓里也不一定全是鬼”,要懂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尤其是刷视频,我也经常刷视频,通过手机、电脑,我看见了世界万象、社会百态和人生三观。我不反对刷视频,但不能迷恋、沉溺,要分出轻重缓急,要分出真、善、美与假、恶、丑。

读书要用脑、要思考、要下硬功夫,舍得吃苦。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需要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就如“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一样。但是,知识的滑坡、“清零”和溃败,或者用学到的知识来反人类、反社会,沦为败类,则是顷刻之间,正如“毁掉罗马城瞬间就可以实现”一样。

读书要用脑、要思考、要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论飞翔我们不如飞禽,论气力我们不如走兽,论潜水我们不如鱼鳖虾蟹。但是,我们是人类,我们会读书,我们会思考,我们会研究,我们会创造。昔日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他们会比我这辈人学得更好、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书真好!


作者简介:郭云鹰,号一景,山东阳信县欧李村人,自幼喜爱绘画,受国画大师陈维信启蒙,钟情于陈寿荣大师画风,擅长画花鸟虫鱼,主攻雄鹰,出版有《鹰的故事》《郭云鹰国画精品选》《鲁北童趣》《磨难与辉煌》等画集及《禹贡碣石山》《禹贡碣石考》《大宋三藏·无棣道圆》等著作,曾于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分别成功举办“鹰之歌”个人画展、“百幅鹰图”大型画展。

点赞  0 收藏  0 转发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